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節日 - 民族音樂與民族的生活區域、生活方式、經濟形式、文化傳統和文化交流的關系

民族音樂與民族的生活區域、生活方式、經濟形式、文化傳統和文化交流的關系

民族音樂體現了壹個民族的精神,是傳承壹個民族優良傳統的重要媒介,也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2005年是壹個值得紀念的年份,因為這是中國抗日戰爭勝利60周年,這是壹個通過以抗日戰爭為主題的民間音樂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好機會。但在教學中,我發現很少有學生記住了《亮劍進行曲》,更沒有聽過《松花江上》。當他們聽到這些歌的時候,他們看起來很奇怪。更讓我驚訝的是,有的人連《義勇軍進行曲》的歌詞都不會唱,卻是“超女”的歌。這種現象不禁讓我擔憂和反思。

第壹,端正學生審美取向,體驗民族音樂。

是什麽讓我們的學生對民樂如此陌生?我覺得並不是課程設置中忽視了民族音樂。民族音樂在我們現在的教材裏占了很大的比重,但是課本裏從來沒有出現過的“超女”的歌卻被孩子們記住了。雖然我們身邊的媒體經常宣傳流行音樂。但國樂是香的,尤其是在抗戰勝利60周年之際,以抗戰為主題的國樂更頻繁地出現在各種媒體事件中。然而,學生們似乎不太喜歡聽這些歌曲。他們總是選擇流行音樂,因為他們對音樂的審美取向。流行音樂節奏快,直白,明星要讓它成為學生音樂欣賞的主流,直接影響學生的審美。傳統民樂與學生所處的環境相距甚遠,自然無法與民樂產生共鳴,獲得美好的體驗,這也是民樂在學生的審美取向中始終不受歡迎的原因。

學校教育是改變學生單壹審美取向的最重要途徑。通過分階段、有針對性、有條不紊的教學活動,可以逐漸改變學生已經形成的審美刻板印象。長期以來,民族音樂教學存在著教學內容單壹、教學方法陳舊等問題。過分強調理性的教學內容而忽視感性的音樂之美,使學生對民族音樂產生了“土氣”和“過時”的錯誤印象。新課程改革已經進行了幾年,它帶來的新的音樂課程理念是以審美為核心的。音樂教學作為壹種美育手段,具有不同於其他學科的教學特點,主要體現在音樂教學從感性入手,以情感人,以美感召人。正是音樂教育的這壹特點,使得音樂移入人的情感要比其他藝術有力得多。它能直接進入人的情感世界,引起思想上的嗡嗡聲,獲得美好的體驗。因此,“審美”教育應貫穿於民族音樂教學的全過程。民族音樂創作的時代與學生生活的時代有壹定的距離,造成音樂情感與個人情感的溝通困難,增加了新課改中實施民族音樂教育的難度,對音樂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第壹,壹線音樂教師要認識到,民族音樂的教學不僅僅是完成教材要求的教學內容,更重要的是拉近學生與民族音樂的距離,如何讓學生喜歡學習民族音樂。只有讓學生真正感知到民族音樂藝術的內涵,感受到音樂的美,才能讓他們陶醉在音樂中,產生音樂學習的興趣和動力。在民族音樂的學習和欣賞中,讓學生感知到流傳至今的民歌帶來的民族人民之美和民族器樂創造的意境之美。挖掘民族音樂的內在美是民族音樂教學的重點。

在音樂教學中,如何讓學生隨著審美取向的發展接受民族音樂?此時應遵循循序漸進的原則,讓他們先聽流行歌曲、影視歌曲和含有民族音樂元素的經典歌曲。這種逆向歸納的根本目的是讓學生知道悅耳的旋律來自於民族音樂,從而有意識地關註音樂之母,進而了解民族音樂的人文背景和藝術價值。學生初步接受“包裝”的民族音樂後,就可以接觸到原汁原味的民族音樂。在歌曲的選擇上,主要采用風格鮮明、旋律優美的民歌來豐富學生的音樂情感體驗,如:新疆民歌的活潑歡快;內蒙古民歌奔放而浩瀚;江南民歌的美和清新,就像把壹頓美味的飯菜擺在面前。對於習慣了流行音樂單壹形式的人來說,這必然會觸動他們的內心,動搖他們膚淺、單壹的審美取向。這些不同風格的民族音樂反映了本民族獨特的審美習慣,包括本民族的歷史、優良傳統和民族思想,也在無形中教育學生了解本民族,增強民族自豪感,欣賞和接受本民族的精神和魅力,強化民族意識。

第二,更新教學方法,豐富民族音樂感知渠道。

民族音樂包括民歌、民族舞蹈、民族器樂、曲藝和戲曲。民族藝術與學生生活的距離很遠,每個民族都有自己獨特的文化、歷史、語言和風格,其音樂更是豐富多彩,這使得學生在接受民族音樂方面存在壹定的困難,久而久之學生產生了排斥的心理。在民族音樂教學中,教師要根據學生及其作品的特點,結合多種教學方法,讓學生多渠道愉快地體驗音樂,積極參與音樂實踐活動。

1,通過表演,進入音樂情境。

根據低年級學生好動、好奇的特點,設計了壹些實用場景,讓學生在遊戲中感受民族音樂之美。如人民之聲版《難忘的歌》第四冊《少年團歌》的歌曲教學中,要求學生背著玩具槍壹步步表演。學生們在有趣的情景喜劇中用自己有力的腳步感受到了這首歌鏗鏘有力的特點和少年團員們不可動搖的革命信念。

低年級的學生平時喜歡跳舞,對老師教的民族舞蹈很新奇有趣。我們的教材裏選了很多優秀的少數民族民歌,可以讓學生隨歌起舞。比如在《北京金山上》第三冊的聽力教學中,讓學生自己寫動作,跟著音樂跳,讓學生用肢體語言表達對這首藏族民歌的理解,從而感受藏族民歌的特點。

2.運用現代教學手段直接再現民族音樂的社會背景。

民族音樂的創作與當時的時代背景密切相關。如果學生想了解民族音樂的內涵,最好是讓他們親身感受民族音樂的社會背景,那些無法再現的歷史片段可以通過多媒體再現在學生面前。《音樂課程標準》明確指出,音樂教師應努力掌握現代信息技術,利用其視聽結合、視聽融合、形象性強、信息量大、資源廣泛的優勢為教學服務。現在的學生已經不滿足於“壹架鋼琴、壹塊黑板、壹本書、壹臺錄音機”的教學模式。因此,在教學中,運用多媒體等視聽手段的視聽結合,激發學生對民族音樂的興趣。例如,在初中教材《地道戰》的賞析教學中,通過播放電影《地道戰》的片段,讓學生最直觀地看到當時遊擊隊與侵華日軍激戰的場景,壹下子吸引了學生的註意力,使他們身臨其境,興趣盎然。

3.利用學科整合輔助教學。

由於民族音樂的歷史和地域差異,民族音樂的形成與文化、歷史、地理、人文等因素密切相關。因此,教師如果在教學中結合其他學科的教學資源,會事半功倍,比如中國古詩教學、民族工藝教學、社會習俗教學等等。這不僅鞏固了相關知識,也有助於學生更深入地理解音樂。

第三,保護地方戲曲,開發民族音樂資源

中國音樂學院趙曉楠教授說:“中小學民族音樂教育,也就是鄉土音樂教育,簡單的理解就是讓每個孩子都唱出家鄉的歌。”很難說壹個不會唱家鄉歌的人是壹個熱愛家鄉的人。民族音樂的教學目標不僅僅是能唱壹兩首歌。讓孩子感受其中的民族情懷,是民族音樂教育的重要目的。同時,學習家鄉的民族民間音樂,也是對中國音樂文化遺產的壹種保護。就我們福建地區而言,我省特有的劇種,如梨園戲、莆仙戲、高甲戲、閩劇、湘劇等,都是我省乃至全國的音樂瑰寶。然而,和其他地方戲壹樣,它們也面臨著生存和發展的困難。學生們對這些戲曲壹無所知,態度也比較冷淡。可能過幾年這些地方戲就沒有觀眾了,急需把這些地方戲引入課堂教學。這些戲曲很難讓學生接受。教師可以讓學生在課前有目的地預習,在課上參與欣賞、歌唱、表演、討論等活動,課後延伸創造性活動。這些實踐活動可以激發學生學習地方戲的興趣和探索的熱情。當然,我們不能要求每個學生都唱這些戲曲,但至少要讓地方戲曲在他們的心裏留下印記。

壹個國家、壹個民族的教育,離不開本土文化的根基。音樂教育也必須繼承、弘揚和發展民族文化。應該對我們豐富的中國音樂文化進行全面的音樂教育,讓我們的音樂文化生態環境得到很好的保護,讓民族音樂之火傳遞給我們的後代。

  • 上一篇:關於山水、花鳥的論文越多越好!謝謝網站,文章就行!
  • 下一篇:2022年社區元宵節計劃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