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節日 - 民間傳統家規的意義

民間傳統家規的意義

家訓是指導家庭成員行為規範的信條和行為準則,具有引領和教育的功能。我們平時說的家庭教育,其實是家庭管教的另壹種說法。

不同的家規形成了不同家庭的獨特風格,即詮釋壹個家庭特點的家風。家訓是屬於家庭的,還是家風是壹種文化,對壹個家庭有著潛移默化的深遠影響。

家訓對壹個家庭的影響是潛移默化的。含蓄壹詞出自顏之推《顏家訓·穆賢》:“含蓄自然。”

由此可見,壹開始的微妙含義是,家規家規對家庭成員的影響是漸進的、潛移默化的。從最初的學習模仿,逐漸變得自然,內化於心,外化於行,成為自身的壹部分。

作家莫言的爺爺是個木匠。他不愛說話,不識字,但他懂得誠實的道理,並以此為準則。比如,我們對家具使用的材料非常小心,即使是微不足道的小瑕疵也會告訴家具的主人。在交公糧的時候,有人自作聰明,往糧食裏摻沙子。莫言的爺爺從不作弊,總是把篩過的糧食交給國家。

莫言的爺爺用實際行動解釋了什麽是誠實。在這種影響下,莫言的父親也將誠信運用到實踐中,壹絲不茍地對待作品。作為壹名會計,他對每壹筆賬都記得清清楚楚,連壹分錢的差錯都不放過。

老實是莫言家的家風,是他爺爺潛移默化地給莫言父親的。這是家風的傳承。

莫言的父親雖然是大隊會計,但他不拿這個頭銜擺架子,覺得自己高人壹等,待人也很和善。

2012莫言獲得諾貝爾文學獎。光環籠罩時,父親告誡:“得獎前,妳和別人壹樣高;中獎後,妳會比別人矮半個頭。”

“比別人矮半個頭”是謙虛。莫言的父親不僅如此,還有他通過言傳身教對莫言的規勸和期望。智者謙遜,明白自己站得高是因為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莫言獲此殊榮,是因為他的謙虛好學,這得益於父親在日常生活中的潛移默化。

家訓家規對壹個家庭的影響是深遠而持久的。家訓家規對壹個家庭的影響不僅是潛移默化的,而且是深遠而持久的。就像接力賽壹樣,代代相傳,積累成堅不可摧的性格,隨著時間而更新。

在陜西省延安市富縣,有三個與“林”結下不解之緣的任氏兄弟,分別是立林、育林、成林。三兄弟的名字,寄托著他們的父親任太祥熱愛和保護森林的情懷。

任太祥壹生都在做護林工作。在山溝裏,他參觀了森林或種植了樹木。他的工作筆記和很多獎牌、證書都是他保護森林的證明,承載了太多難忘的回憶。

這份工作很辛苦。為了防止節假日燃放鞭炮等火災,我巡邏的次數比較多,所以要和家人住的很遠,在壹起的時間很短。即便如此,為了改善環境,任太祥還是想讓三個兒子去做林業工作,保護山林。

在父親的影響下,任家三兄弟不負眾望,都從事護林工作。父親留下的林業書籍和筆記成了他們的“傳家寶”。此外,在保護山林信念的激勵下,任成林的兒子現在是壹名護林員,繼承了在家護山的傳統。

愛林護林是任家的家風,任家三代護林員體現了家風的代代傳承和深遠持久的影響。

柳傳誌創業的時候,有好幾次公司做不下去了,但是無論事業多麽不順心,他從來不把煩惱帶回家,總是對孩子微笑,關心妻子。四個孩子中,柳傳誌是老大。每個月兄弟姐妹都會在他家聚會,相處的很好。

相親相愛是劉氏家族的傳統和家風。它從祖先流傳至今。在兒子的結婚賀詞中,柳傳誌希望兒子、兒媳、孫子延續這壹傳統,這其實是家風深遠持久的體現。

對待家法家規,要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我們應該辯證地看待家規家法,取其合理,棄其不合理。如前所述,誠實、謙虛、愛護森林、相親相愛的環保理念要代代相傳,對他人不利的家風要及時摒棄,避免其不良影響的侵蝕。

在壹篇文章中,有這樣壹件事:有壹個初中壹年級的小男孩。他成績優秀,籃球打得也不錯,但是話不多。他和老師同學說話都很冷漠固執,所以人緣很差。老師同學都不喜歡他。班主任在壹次家訪中發現了小男孩行為的原因。當班主任委婉的建議小男孩更友好溫柔壹點的時候,男孩的父親瞬間收起笑容,把男孩拉出書房,罵了壹頓,然後和妻子吵了起來,互相指責對方沒有把孩子教育好。也許是早就習慣了父母之間的爭吵,小男孩只是站在那裏沒有表情,眼神空洞。

小男孩的冷漠和尖酸刻薄和家庭風氣不好有很大關系,應該禁止。班主任無權幹涉別人的家事,只好盡力安排班上情商最高的小男孩和女孩同桌,看能不能潛移默化地影響他。

在另壹篇文章中,作者寫道,“與其說是家風,不如說是壹種咒語,讓人自然而然地吃苦,以苦為樂,堅信先苦後甜。”有些苦其實純粹是自討苦吃,可以避免,卻像受虐狂壹樣沈浸在苦中。就像作者的塑料牙刷杯,從畢業壹直用到杯口磨損,壹直用到現在。這個時候的作者,很像他那個宣揚“吃了就苦”的父親。在作者意識到“除非別無選擇,否則痛苦不值得迷戀”後,他更換了牙刷杯,表示接下來會更換更多。

可見有些家規是不可取的,要根據自身情況改變或拋棄。時代在變,作為傳統文化的家訓家規也要跟著變。

綜上所述,家訓對壹個家庭的影響是潛移默化的、深遠的、持久的。同時,要辯證看待家庭管教,取其精華,去其糟粕。

  • 上一篇:李霽霞的成長過程。
  • 下一篇:誰知道中國各民族的火把節?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