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劇
祁劇起源於祁陽,原名“大戲”、“祁陽戲”、“祁陽隊”、“淳安戲”。新中國成立後,稱之為祁劇。明代中葉,江西“益陽戲”木蓮戲傳入祁陽,逐漸演變為祁陽當地語言、音樂、祭祀、風俗、民情相結合的高腔戲。此後,昆曲、譚強戲相繼傳入,成為祁劇的三大劇種。明嘉靖年間,祁劇已初具規模。此後逐漸流傳到湘南、湘西、湘中、粵北、江西南部、福建西部、廣西、貴州東部,被譽為“祁陽弟子遍天下”。在長期流傳過程中,在劇目、唱腔、臉譜、服飾、對作品的反應、表演風格等方面存在差異,形成了兩大流派:以祁陽縣、永州市為中心的湘南祁劇稱為永和派,以邵陽市為中心的湖南中西部祁劇稱為包河派。
零陵古畫戲
零陵花鼓戲,曾稱花燈或調,主要包括祁陽花鼓戲和道縣調。後來,這兩個派別合並,成為零陵古畫戲。古畫戲大約在清乾隆年間傳入零陵,至今已有200多年的歷史。清乾隆、嘉慶年間(1796—1820),朱利安的《明齋小識》載:“古畫戲三十年,幾經變遷。先和男人,再和女人;始於白晝,繼之以黑夜;開始於農村,然後是城市;它開始於村民,然後是花花公子。”本文概述了當時古畫戲曲的發展和演變。零陵古畫戲現有傳統劇目150多個,主要表現勞動人民的生產勞動、婚姻愛情等社會生活。各種形式和風格;語言通俗、生動,充滿濃郁的鄉土氣息。朗讀、歌舞、歌舞、伴奏都具有地方特色,受到流行地區人民的喜愛。
祁陽小曲
祁陽小調是詞曲結合,結構完整,旋律優美;有說、唱、說唱的結合,唱是壹種具有濃郁地方色彩的民間藝術形式。祁陽小調流行於祁陽各地,特別是武溪鎮、肖家村鎮、文明鋪鎮、李家坪鎮、羊角塘鎮、磐石鎮、觀音潭鎮。其曲牌極為豐富,約有300件。四季花開,十月花開,三杯酒,乞學錢,摘白菜苔,送金花,走田間,五表留郎,五表鬧。其歌詞屬於民歌,句式結構形式有:壹種是正則句,壹句七言壹段四句,或壹句五言壹段四句;另壹種是非正式句,由長短句組成,歌詞靈活,口語較多。但無論是哪種結構,它的節奏都是非常清晰的。曲調的結構多為壹段,由兩個樂句或四個樂句組成。有的只唱不說話,有的聲韻白結合唱法,有的像自由式快板,有的由A、b兩部分組成,祁陽小調唱法形式小巧靈活,壹般為壹人唱壹人陪,動作不大,主要靠面部表情;也有載歌載舞的男女,風趣活躍。祁陽小調因其獨特的風格,在中國大百科全書1982中被列為國家體裁。
皮影戲
木偶戲起源於漢代,興盛於唐宋。在祁陽地區,木偶戲在元明時期就已經開始表演。清朝嘉慶、道光年間,祁陽布袋戲非常流行,遍布文明鋪和潘家埠。鹹豐年間,某著名木偶劇團在祁陽文明店首推李桃兒家的“仁和班”。民國時期,祁陽有108個半職業和職業木偶劇團,藝人500多人。著名藝術家包括劉光魁、王連生、唐堯和劉玉生。新中國成立後,王連生等人應邀到北京教授木偶藝術兩個多月。1954年,祁陽“仁和班”被邵陽文化藝術團接走,成立邵陽木偶劇團。65438年至0956年,邵陽木偶劇團與長沙皮影戲劇團合並,組建湖南木偶皮影戲藝術團,曾出訪蘇聯、蒙古等國。1958年,他去北京演出。劉玉生在《追魚》中扮演了鯉魚精。看完後,毛澤東和演員們合影留念。同年5438年6月+2月在漢口演出,受到陳毅副總理和柬埔寨西哈努克親王的稱贊,並被上海美術電影制片廠拍成電影。從1961到“文革”前,祁陽縣建立了1個木偶劇團,接納了18名民間藝人和7名青年學徒,“文革”期間解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