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類文明史上,東方文明和西方文明是兩種最具特色的文明。雖然兩者都產生於相同的奴隸制和封建制的社會基礎上,都服從於人類思維發展和文化藝術發展的壹般規律,但由於社會歷史條件、文化傳統和民族審美心理的差異,在雕塑藝術中形成了兩種截然不同的藝術風格。
第壹,主題差異
中國是壹個農業社會,中國田園風格的鄉村文明使人們與自然和生態系統保持著和諧的關系。所以中國早期的雕塑都是以動物為主,其中四羊方尊和蓮鶴方壺都是代表作。自佛教傳入中國後,宗教佛像也成為中國傳統雕塑的對象之壹。最著名的四大雕塑是當推雲岡石窟,龍門石窟,麥積山石窟和敦煌石窟,此外還有大量的寺廟雕像。同時,在中國重葬習俗的影響下,君主和達官貴人修建陵墓和陪葬品,使陵墓雕塑成為中國雕塑藝術中的又壹瑰寶,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秦始皇陵中的兵馬俑。
相比之下,西方社會基本上是壹個宗教商業社會,城市化的生產培養了西方人外向、愛冒險的性格。此外,發達的海上和陸上交通以及與東方的廣泛交流都有利於科學、文化和藝術的發展。神話和傳說是雙方的雕塑主題之壹。比如希臘人認為,每壹種自然現象都是上帝力量顯現的結果,人與上帝同源,上帝是人的完美化身。神和人壹樣有血有肉,有情感。不同的是,他們是不朽的,是奇跡的。牛就是在這種環境下誕生的,關於繆斯和阿波羅作為主神和他們指揮下的繆斯的神話也就誕生了。
人性美的表達是雙方雕塑家的另壹個主題。體育競賽和大規模的神靈崇拜是古希臘社會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大多數體育比賽都是以裸體的方式進行的,也許是為了同時展示壹個強壯美麗的身材。這種社會時尚的流行無疑為雕塑家們提供了壹個良好的觀察和創作環境,雕塑家們給比賽的獲勝者送雕像也成了壹項任務。比如米隆的擲鐵餅者。
第二,精神追求的差異
在中國人眼裏,主客體是相通的,感性和理性是融合的。他們把“天人合壹”作為世界觀的核心,認為天人相象。這種思想的必然結果是自然的自然化和人的自然化,並且深信人心中所想表達的東西都能在宇宙中找到相應的東西,並以其應有的方式表達出來。漢代霍去病陵前有踏匈奴、躍馬、臥馬、臥牛、臥虎、野豬等十余處石刻。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馬踩匈奴》。為了展現霍去病輝煌的戰功,作者塑造了壹匹雄壯有力的戰馬。馬的表情果斷而冷靜,仿佛時刻處於戒備狀態,防止被踢倒在地的敗軍匈奴逃跑,體現了霍去病“匈奴未滅,沒有家”的堅定意誌。雖然沒有直接雕刻霍去病的形象,但通過整部作品《馬踏匈奴》不難反映出他的性格和精神,讓人想起那位英勇無敵的年輕將軍,仿佛聽到了戰勝匈奴的勝利之聲。其他石刻也反映了戰士們不顧艱難險阻浴血奮戰的英雄氣概。
“昭陵六馬”是李世民生前騎過的六匹馬的雕刻像。藝術家大致塑造了六匹馬的健美體態,表現了它們英勇、溫順、剛毅、善良的性格。造型飽滿狂野,韻味十足,層次過渡強烈,在外界光線映射下變化豐富,富有節奏感。雕馬反映人物,象征唐太宗和李世民的性格,歌頌李世民的豐功偉績。
除了表達人們的精神品格和成就,它也成為當時統治階級權力的載體。比如清朝的十三陵,墓前的石像用馬鞍、花瓶、籠子、四足平衡支撐,完全按照皇帝的禮儀儀式,意思是“太平如象”——動物失去了自己的個性和活力,成為皇權的象征。
上述“天人合壹”的例子在中國的雕塑藝術中不勝枚舉,而西方則在征服自然的過程中凸顯了人的意誌。西方雕塑的題材基本都是人體,即使是神話人物也是給人披上衣服,體現人體之美。每個時代的雕塑家幾乎都在關註人的肉體與精神的統壹。比如古希臘雕像,通過整個人物,在簡單和寂靜中表現出壹種理想的美。黑格爾說,“希臘民族性格的特點是,他們對直接呈現的、精神上滲透的個人人格高度發展和敏感,對自由美的形式也是如此,這就使他們不可避免地把直接呈現的人,即人所特有的精神上滲透的身體,塑造成壹個獨立的對象,把人的形象看得高於壹切。最自由最美的形象的形象來欣賞。”(註:參見黑格爾、朱光潛譯《美學》第三卷(上冊),商務印書館,1996,第158頁。)
第三,表達手法的差異
雕塑是三維立體的造型藝術。雕塑的實際體積不同於視覺意義上的繪畫的虛擬體積,繪畫的虛擬體積完全不可能達到雕塑的實際體積,這就是雕塑的魅力所在。它以各種表現方式給人帶來的視覺沖擊和震撼,是其他藝術形式無法替代的。
作為精神的實際存在,西方人體雕塑在“觀念”世界的支配下有著自己獨立的價值。它不是通過自然景物的對比,而是通過光影的變化來表現形式的空間真實性。所以西方人體雕塑是嚴格意義上的空間藝術。在20世紀之前,希臘雕塑的物理三維空間概念成為西方雕塑家的範式。
中國的審美強調情景與現實的交融,藝術家* * *追求“天地相合,明暗有遠有近,不可相象”的境界,營造出“壹去不復返,天地亦相象”的獨特空間。北京天壇的穹頂面向空曠的天空,以整個宇宙為自己的殿堂,體現了中國人對與其生活方式密切相關的時空的滲透的空間意識。因此,中國的雕塑往往不是以孤立的實體出現,而是盡量采用“借景”、“虛擬現實”等多種方式,以求與自然景物融為壹體。那些石窟造像大多通過激情故事的烘托和對比,顯得更加平和睿智,從而彌補了獨立圓雕在表達空間容量上的局限,形成了壹個具有時間節奏和動態空間形態的藝術世界。唐代帝王陵寢所建立的“以山為陵”的制度,使陵前的墓葬和雕塑與山勢的自然起伏巧妙結合,使觀者“流連忘返,未雨綢繆”,西方直觀把握的空間感覺在這裏瞬間成為壹種長期漫遊的時間歷程。
除了空間表現手法的不同,中國雕塑以寫意為主的表現手法也與西方雕塑的寫實表現手法形成對比。由於中國雕塑真正從實用藝術中分離出來的時間很晚,在漫長的歲月中,雕塑大多只是實用藝術的壹種裝飾手段,裝飾不求再現,只求表現對象,從而形成了中國雕塑不求形,只求神的特點。它不描寫寫實,在塑造上講究寫意、傳神,氣韻生動,虛實相生,“形似不如神似”。這種中國人的審美觀念可以說貫穿了古代雕塑的整個歷史,即使有時表現出壹定的寫實性,也只是含蓄的,本質上還是屬於意象造型。由於中國藝術善於表現、抒情、寫意,追求意境,中國古代雕塑也具有強烈的東方情調和意境特征。“所以漢代的那些女陶俑,會有柔軟的腰肢,像盛開的牽牛花壹樣美麗的裙裾,舞動的姿態;所以敦煌北朝的彩繪佛像,會有壹種說不出的微笑,在這種含蓄的微笑中,透露出內心的智慧和遠離塵世的灑脫風度;所以敦煌唐代的彩繪菩薩,會有如血液流動脈動的皮膚和薄如蟬翼的穿體衣;宋代晉祠的彩繪塑宮女,會有美人魚的身影。”我們在欣賞的時候,壹定要用本民族的藝術水準和審美習慣,才能真切地感受到中國古代雕塑“以形傳神”的藝術效果。
在西方,就雕塑而言,他們建立了人類歷史上獨壹無二的寫實雕塑。這種現實主義雕塑風格的出現是由於“代表理論”的明確提出。古希臘哲學家亞裏士多德認為,最好的藝術必須“照事物本來的樣子去模仿”。模仿是人類的“壹種自然本能”。強調對外來事物的模仿和反映,是起源於古希臘的西方藝術傳統。代表性的理論就像壹面鏡子,反映了現實的遠景。例如,米洛的阿芙羅狄蒂和大衛是人體的真實再現。而且圍繞著人體的塑造,古希臘秩序創造了壹系列的標準規則,比如1: 7,1: 8的人體比例。文藝復興時期創造了兩大成就:透視學和解剖學。壹些雕塑家,如多那太羅和米開朗基羅,也親自做人體解剖實驗。這些都是為了更好更準確地模仿自然,更完美地刻畫雕塑形象。
第四,造型手法的差異
中西方雕塑藝術家都重視線條的表現力,都以線條造型為同壹媒介,而西方對線條的運用只是為造型服務。黑格爾認為素描或草稿極好地顯示了藝術家的才華和特點,安吉爾認為線條和形狀越簡潔,就越美麗,越有吸引力。可見線條在畫家的造型中起著重要的作用。對於雕塑,尤其是圓雕,線條因素就更加看不見了。雕塑家刻意追求質量和體積,重視三維空間的立體效果。素描中的線條只是作為輪廓線來表現這種效果。米開朗基羅曾經說過,好的雕塑即使滾下山也不要穿。中國古代的雕塑和繪畫都來自原始的實用藝術。從彩陶時代開始,繪畫和雕塑就相輔相成,緊密結合。中國雕塑不僅吸收了繪畫中線條色彩的特點,而且習慣於在雕塑上繪畫線條。在中國古代,繪畫和雕塑並沒有分開很長壹段時間,更註重繪畫,所以雕塑明顯是繪畫性的。這幅畫使中國雕塑不同於西方雕塑對體量和體積的追求,所以線條在雕塑中起著重要的作用。雕塑家“持刀如筆”,通過富有彈性、變化多端的線條,或表現飛翔的情態,如漢代的“四靈”瓦、龍門蓮花洞中的飛翔。或者表現出不同的質感;或者表現出不同的體型;或者表現出不同的性格。總之,這種“提純線”既體現了各自的時代風格,又具有多種功能。行雲流水,勁追風,剛柔相濟,以物傳情,充分展現了中國雕塑中線條的靈活與自由。
另外,中國古代雕塑也喜歡在雕塑上塗色。比如新石器時代的彩陶藝術,戰國時期的木俑陪葬,漢代的畫像磚石,唐宋時期的“影壁”形式,都是塑畫與雕畫相結合的產物。晉唐以來,佛教造像的繪畫風格更加豐富。盛唐時期莫高窟的彩繪菩薩,色彩豐富,姿態優雅,生動地展現了盛唐貴族女性的風姿。這種藝術效果充分顯示了中國雕塑家的創造能力和民族特色。這也與西方雕塑很不同,西方雕塑很少上色。在這方面,西方雕塑和其他種類的藝術有嚴格的界限,有自己獨立的表現方法。從古希臘時代壹直到20世紀,西方很少有彩色雕塑。只是到了18世紀中葉,法國“洛可可”風格形成時,才出現了壹簇簇彩色的建築裝飾雕像,以適應皇室的審美趣味和感官享受。而是那種純粹的優雅。強調光影感的大理石雕塑長期占據主導地位。西方雕塑家大多極力將繪畫的輔助手段排除在色彩的優越性之外。法國雕塑家法爾科內說:“如果雕塑能保持在自己的範圍內,它就不會失去任何優勢;然而,如果它想使用所有的繪畫手段,它將面臨失敗的威脅。這兩種藝術都有各自的表現手段,色彩不是雕刻的手段。"
動詞 (verb的縮寫)材料的差異
雕塑用真實的材料來實現作者的創作意圖。材料不僅有堅硬的質感,還能像色彩壹樣通過物體傳達感情,發揮和延伸設計師的思想。比如花崗巖的硬度可以讓人感覺堅如磐石;大理石的潔白能讓人感覺純潔無瑕等等。羅丹的作品大家都很熟悉。在他的雕塑中,我們可以看到作者彭湃的激情。似乎生命的血液正在他天才的雙手用泥土做成的皮膚下流淌。如果不是用能保留作者手印的青銅制成,可想而知,我們將無法欣賞到這感人的壹幕。
在雕塑材料的使用方面,中國的雕塑比西方豐富,如土、木、石、玉、銅等。,其中大部分是與自然密不可分的土木工程。從仰韶文化的陶俑到長沙漢墓的彩繪木俑:從秦陵的兵馬俑到唐代的葉佳木雕像,從敦煌莫高窟的彩繪菩薩到明清時期的素描雕塑,中國人對土木工程的依賴和親切感無壹不體現。由於工商業文明的發展,西方較早地擺脫了人們對自然的依賴,較早地在雕刻材料的選擇上放棄了對土和木材的使用,創造了以石雕為主流的雕塑藝術史。
總之,中西歷史文化背景的不同特點決定了兩種不同的審美取向:西方藝術註重寫實,中國藝術崇尚寫意;同時,在造型手法和材料的運用上,也產生了不同層面的異同。雖然中西方雕塑藝術有不同的風格和特點,但沒有好壞之分。以上只是對各自風格和觀點的評論,有助於更深入地理解雕塑這壹奇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