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的核心數據:中國體育產業在國民經濟中的比重,中國體育產業的規模等。
中國的體育產業占國民經濟的比重很低,但在不斷增長。
隨著我國賽事數量的增加和群眾體育的興起,體育場館、體育彩票、體育用品等主要下遊產業逐漸壯大。同時,由於體育是人們對物質生活更高層次的追求,我國人均消費水平較低。據初步統計,2020年體育產業市場規模將達到25750億元,占國民經濟的比重為2.53%,比重較低。
但是從中國體育產業的市場規模和增長速度來看,中國的體育產業是在增長的。全國體育產業總產出將從2015年的1.7萬億元增長到2020年的近3萬億元。多年來,我國體育產業總產值增速始終保持在10%以上,遠高於同期GDP增速。
體育服務業分很多類,占第壹位。
從體育產業細分市場來看,包括體育服務業、體育用品及相關產品制造業、體育場館設施建設業。其中,體育服務業的分類很多,根據服務類型的不同可以細分為體育經營活動、體育競賽表演活動、體育健身休閑活動。具體細分市場如下:
從細分市場結構來看,過去體育用品壹直是我國體育產業的最大品類,2015占比超過60%,是體育產業的主要支撐。但隨著全民健身意識的增強和體育消費的持續增長,包括體育賽事運營、場館運營、體育培訓等在內的體育服務業發展勢頭良好。據初步統計,2020年體育服務占比已經達到50%,超過體育用品成為體育產業最大的細分領域。
“十五”期間我國體育產業的發展目標
2021年8月3日,國務院發布《全民健身計劃(2021-2025年)》,提出了“十四五”時期全民健身工作的四個具體目標和八項主要任務:規劃明確,到2025年,經常參加體育鍛煉的人口比例達到38.5%;縣(市、區)、鄉鎮(街道)、行政村(社區)三級公共健身設施和社區15分鐘健身圈實現全覆蓋;每千人擁有社會體育指導員2.16人;帶動全國體育產業總規模達到5萬億元。
在政策支持的帶動下,我國全民健身的服務水平顯著提高,體育逐漸成為人們日常生活的壹部分。目前,中國經常參加體育鍛煉的人數達到5億左右,占總人口的37.2%。全民健身為體育產業的發展提供了巨大的市場,體育產業將迎來快速發展。
以上數據請參考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體育產業發展前景預測及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