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肛門括約肌功能不全
肛門括約肌功能不全是痔瘡和肛瘺手術時需要切除肛門外括約肌甚至肛提肌壹並切斷;或者車輪括約肌切除引起的癥狀。
2.肛門狹窄
進行肛門手術時,患處是用刀切除的,所以會有壹定程度的疤痕。但部分患者的體質容易造成瘢痕性狹窄。即使通過結紮內痔核廣泛切除黏膜,肛門仍然狹窄。
此外,術後化膿也是導致狹窄的原因之壹。
3、肛門變形
當患者切除壹側肛門外括約肌時,肛門操作側會發生變形和松弛。患有復雜的痔瘺,當外瘺孔較多時,術後會變得凹凸不平,容易造成肛門變形。
4.外科傷口的延遲治療
肛裂常見手術傷口延誤治療,術後護理不當也容易發生。如果在這個部位進行植皮,可以早期治愈。
5、術後出血
本來肛門就是出血的地方,發生了壹些嚴重的疾病。大手術後第十天,打結的粗血管松弛,突然大量出血。
6、水腫
主要是手術損傷,淋巴和血液回流受阻。或部分傷口縫合後外引流切口不良引起的水腫,可使組織增生,形成贅生物。
7.術後疼痛
壹般術後會有不同程度的疼痛,但很快就會緩解。如果有確切的疼痛原因,就要及時治療。
8、尿瀦留
尿瀦留的主要原因是疼痛引起的肛門括約肌痙攣,反射性地引起由同源神經控制的尿道括約肌痙攣,導致尿瀦留。
9.其他並發癥
痔瘡手術後會出現壹系列並發癥,如便秘、肛門直腸贅生物、黏膜脫垂、假性息肉、肛瘺、肛門瘙癢、大便失禁、復發等。
10,痔瘡術後註意事項
(1)患者應在術後24小時後才排便,但術中應使用加壓包紮,防止術後出血,所以壹般在術後12小時後可拆除加壓包紮。這樣可以減輕腹脹、排尿困難等術後反應。
(2)術後患者第壹次排便前應進行溫生理鹽水坐浴,使括約肌松弛,以緩解第壹次排便引起的肛門疼痛。第壹次換藥要輕柔,可用凡士林紗布、中藥生肌玉紅膏紗布或紅紗布插入肛門,達到消炎止痛的效果,有利於傷口引流。上述紗布插入肛門時,應該是從正常的肛管皮膚進入肛門。不宜從有傷口的傷口進入,在將這些藥物放入肛門前,應塗上馬應龍痔瘡膏、四黃膏等油劑,以減輕患者換藥時的肛門疼痛癥狀。另外,中彎鉗進入肛門時,鉗尖應指向肛門後方,符合肛門直腸的解剖結構,可減輕患者的痛苦。
(3)痔瘡術後最好每天換藥1次。換藥次數過多,如壹天2 ~ 3次,可使新生的嫩肉芽組織受到損傷,但會延長傷口愈合時間。術後換藥過少或不換藥容易造成創面假愈合。痔瘡雖然治愈了,但是患者也形成了皮下瘺,需要再次手術。
(4)換藥時,應註意肉芽組織的生長。若肉芽組織生長過快過高,導致傷口引流不暢,應切除過多肉芽組織,或對過多肉芽組織應用高滲鹽水,使傷口引流通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