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節是漢族最傳統的民俗活動,但在閩西,除了常見的掛在街屋或固定場所展示的燈籠外,還有自己獨特的燈籠方式。
連城習之的“開箱燈”,壹個大燈籠由近百個各式各樣的小燈籠組成,其形狀非常復雜和精致。壹人捧著,幾個家庭在正月初壹壹起出遊,正月十壹所有的燈籠都會相約出遊,鑼鼓鞭炮聲不絕於耳。從村頭到村尾,龐大的隊伍綿延數裏,氣勢磅礴。
永定府城裏正月十三到十七的“故事花燈”也很熱鬧。“故事”由青年男女扮演,用轎子擡著,配以花籃燈、采茶燈、鯉魚燈、獅象燈、蝙蝠燈、龍燈等。,並且還伴隨著鑼、鼓、鑼、鞭炮、鞭炮聲,直到半夜燃放煙花、燒花。
永定下洋的五顏六色的燈籠結束後,也被放在祖先的墳前,表現客家人的祭祖和孝順精神。
蓮城坪上的水燈是祠堂前池塘裏擡上木筏的各式燈籠,周圍是十人的粉絲樂隊,兩個男孩圍著池塘走著水影燈和長長的音樂,引得岸上觀者掌聲雷動,別有壹番風味。在新羅區,各種采茶燈隊的燈光歌舞多達數百種,引人註目。
迎過去是閩西民間元宵節的壹個非常重要的節目。“古物”是孩子們偽裝成各種古代人物,固定在鐵架上,進行遊行。最著名的是連城羅芳的《穿越往事》。其特點是規模大,競爭力強。古代事件的棚需要許多壯年男子輪流搬運和奔跑。
正月十五上午,在陸地上進行完賽跑後,下午去河邊進行逆流賽跑。海峽兩岸人山人海。伴隨著鑼鼓聲、鞭炮聲、鈸聲、喊聲,妳追我趕,激烈而刺激,被稱為“客家鄉村嘉年華”。
在長汀、永定等縣的壹些鄉鎮,也有不少這種“迎過去”的活動,但只進行遊行,不進行賽跑。還有壹種是“龍馱古物”,即頭尾都是龍,中間坐著打扮成各種古代服飾的孩子,幾十個人擡著它在遊行。連城城西村也有“馬背上的古東西”。
在陳侗永定坎市、大溪市、浮石市等地,出現了將仿古鐵架安裝在代步車或汽車上的“車載仿古”。
在閩西的民間元宵節期間,到處都有慶祝龍燈的活動。但閩西除了通常的龍燈,還有自己濃郁的地方特色。
在福建的壹些地方,有許多獨特的元宵節民俗活動。如在連城新泉、長汀方土,數萬根長長的鞭炮在地上圍成各種圖案的“燃鞭炮”;連城有天川勝會,以舞青獅黃獅開始,然後表演各種拳法刀槍戟。
此外,還有龍巖蘇邦的法師在幾十米高的刀梯上表演各種高難度動作,向下拋撒小米、筷子、硬幣的元宵節。
這些豐富多彩的慶祝元宵節的民俗活動是福建數百年來的壹種文化積澱,在壹定程度上體現了福建人的社會觀、人生觀和價值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