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習俗:
第壹,賽龍舟
賽龍舟是端午節的主要習俗。相傳起源於古代,因楚人不忍與賢臣屈原分離,死於江中,許多人劃船追趕相救。他們爭先恐後地追趕,直到洞庭湖消失。之後,我會在每年的五月五日劃龍舟來紀念它。人們用龍舟驅散河裏的魚,以免吃掉屈原的屍體。比賽的習慣盛行於吳越和楚國。
第二,端午節吃棕
端午節吃粽子是中國人的另壹個傳統習俗。粽子,又稱“角粟”、“筒粽子”。歷史悠久,花樣繁多。在端午節的早上,家家戶戶都吃粽子來紀念屈原。壹般都是前壹天包粽子,晚上煮,早上吃。餃子主要是用河塘邊盛產的嫩蘆葦葉做的,竹葉在某些地區也有用,統稱粽葉。
第三,佩戴香包
孩子們在端午節佩戴香囊,據說有避邪、驅除瘟疫的意思(古代人們認為自己的病是妖魔鬼怪所致),其實是用於內頭的裝飾。
香囊內含朱砂、雄黃、香藥,用綢布包裹,香氣四溢,再用五色絲線系成繩,做成各種形狀的細繩,各種形狀,小巧可愛。在中國南方的壹些城市,年輕的男女也用香包來表達他們深深的愛意。
第四,掛艾草
民間有句諺語說,“清明插柳,端午插艾”。端午節,人們把插艾草、菖蒲作為重要內容之壹。
家家戶戶都要掃庭院,把菖蒲和艾條放在門眉裏,掛在堂屋裏。菖蒲、艾葉、劉樺、大蒜、龍船花制成人形或虎形,稱為艾仁、艾虎。它被制成花環和裝飾品,美麗芬芳,婦女們競相佩戴以驅邪。端午節也是自古流傳下來的“養生節”。這壹天,人們掃院,掛艾葉,掛菖蒲,灑雄黃酒,飲雄黃酒,攪濁,除腐,殺菌,防病。
五、吊鐘雕像
鐘馗捉鬼是端午節的習俗。在江淮地區,家家戶戶都掛著鈴鐺和雕像來辟邪。唐開元皇帝在歷山講武後回宮,瘧疾肆虐。他夢見壹大壹小兩個鬼穿著紅襠褲,偷著楊貴妃的香囊和明朝的玉帝,在廟裏跑來跑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