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制度化階段(1991-2003)自20世紀90年代以來,中國對國際政治經濟學的研究進入了壹個新的階段。其發展歷程表明,從社科院的系統研究探索轉入課堂教學是壹門新學科發展的重要路徑,因為重視學科建設本身就是大學的專職和特長,在大學課堂教授成熟的學科體系知識是學科建設的必由之路。1991年,袁明組織了“21世紀面臨的挑戰:國際關系學科在中國的發展”國際研討會。吉爾平,邁爾斯?凱勒等國際知名政治經濟學者出席會議,發表了關於經濟地區主義和國際體系改革的論文。中國人民大學宋新寧在《中國國際政治經濟學研究:挑戰?兩難?出路認為“中國沒有國際政治經濟學”,但為滿足教學和科研需要,中國人民大學開設了“國際政治經濟學”全國暑期進修班,並將與北京大學、復旦大學商討制定“八年制”課程。五規劃”合作項目,積極推進國際政治經濟學研究。1992起,中國人民大學在國際政治系和國際經濟系開設國際政治經濟學課程,包括國際政治經濟學導論、跨國組織與跨國政治、東西南北關系政治經濟學、亞太政治經濟學等。北京大學從1994開始向本科生開設國際政治經濟學課程,從1999開始被列為北大骨幹基礎課。
(三)中國意識的上升階段(2003年至今)20世紀90年代中後期以來,世界發生了壹系列重大變化,極大地推動了西方學術界的研究。前蘇聯和東歐國家加入西方市場經濟體系,改變了世界市場體系中的勞動力構成。90年代末的東亞金融危機、1999歐元的正式發行、2008年底以來的全球金融危機等壹系列重大事件,動搖了世界貨幣管理體系,使世界政治經濟進入了壹個新的大變革時期。21世紀的互聯網革命和非傳統安全問題的全球化,極大地拓寬了學術研究和政策研究的問題領域。受此影響,國際政治經濟學學者充分重視信息、價值、知識等在國際關系研究中的作用,研究環境、技術標準、互聯網、轉型經濟等新課題。西方學者積極推廣冷戰時代發展起來的壹系列分析工具,這是壹個政治和經濟復合的過程,同時具有復雜的社會效應。與此同時,經濟滲透的擴大極大地影響了政治權力的分配,而國內經濟變化與國際經濟變化的相互作用使得政治權力的分配更加復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