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課程的定位,首先要了解受眾的需求,處於K12階段的學生,在線學習的目的不是為了彌補差異,如果是為了彌補差異,那麽課程的內容要結構化,幫助學生提高整體水平。如果高,就要有針對性的強化,突出學生的優勢。
2、課程時間和課堂結構,無論哪種情況,都要考慮到學生在校壹天,不可能有心情和時間再去上課,這就要求時間短,壹節課可以分成幾節,每節要15-20分鐘,5-7分鐘解決壹個問題。結構上可以安排例題講解(正例、反例、變式)+鏈接中小學高考真題,從例題中理解,應用到真題中,形成壹個完整的學習過程。
3.教學設計必須有與學生互動的環節。無論哪種方法或形式,教學的第壹個環節都是與學生建立情感聯系。在線教學中,老師的形象對教學效果有重要影響,這壹點在嬰幼兒學習和成人學習實驗中都得到了證實,但要註意與內容畫面的切換。
4.屏幕內容的元素組合和切換節奏應符合在線學習的原則,色彩柔和但不花哨,沒有無關的聲音和動畫,主要內容應用深色或動態顯示,以吸引學生的註意力。單屏顯示時間不要超過2分鐘(想想等紅燈的感覺),需要長時間顯示的內容可以分步呈現。不能切換太快,每分鐘1次比較好,太快,學生看不清也記不住。(關於課件)
5.講課的語言和畫面的配合要符合信息通道理論,要求學生在專心觀看時不要講解。當老師的形象出現時,說明性語言不宜用文字展示,會增加學生視覺通道的認知負荷。講解的提綱,或者公式定理,關鍵詞要用文字顯示,便於學生精細加工和長期記憶。
6.網絡教學不同於傳統的說教和教學。可以更通俗、嚴謹、幽默,既能體現學生的專業性,又能讓學生產生學習興趣。最簡單的方法就是設立獎勵機制,比如表揚,讓學生有學習的動力。如果是獨立教師,也要有課後服務,懂得維護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