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溫柔時代(1880-1914,溫柔時代):這是壹個美國經濟繁榮的跨世紀時代。此時的美國文學和歐洲文學有壹種曖昧的關系,本質上是歐美小歐洲和新英格蘭。此時,以西奧多·羅斯福為代表的民族主義在文學上有著強烈的反映,人們仍然癡迷於美歐之間的文化聯系和差異。
b)爵士時代(1918-1929,爵士時代):壹戰後,出現了壹代無拘無束、幻想破滅、憤世嫉俗的年輕人,格特魯德·斯坦因稱之為“迷惘的壹代”。
c)經濟蕭條時代(1929-1941,蕭條時代):20世紀20年代的憤世嫉俗的態度此時轉變為憤憤不平的悲觀主義,30年代美國文學轉向“社會抗議文學”、“心理學研究”和對人類精神世界的追求。
美國文學經歷了現代主義和後現代主義;
現代主義:從第壹次世界大戰到20世紀50年代,是壹場有意識地反對傳統的文藝運動,表現無意識的荒誕心態,如斯坦因和喬伊斯的小說,運用意識流的方法,如福克納的《喧嘩與騷動》和《我彌留之際》;在組織結構上,他更喜歡用神話,比如艾略特的《荒原》,龐德的詩,喬伊斯的《尤利西斯》。風格以“象”為主,語言崇尚簡潔、準確;題材主要反映壹戰參戰者的生活、思想、感情和未來命運,如多斯·珀索斯的《三個士兵》、海明威的《太陽照常升起》、《永別了,武器》,描寫了精神崩潰、幻滅的壹代人。
邪惡是文學的主題之壹,在艾略特、弗羅斯特、奧尼爾、卡明斯和埃裏森的作品中都有體現。
後現代主義:二戰後,納粹極權主義大屠殺、原子彈、自然環境的破壞、世界人口過剩和饑荒造成了西方人的精神毀滅和危機,作家們不斷進行現代主義反傳統的文學實驗,企圖與當時標準化的現代主義文學形式決裂。後現代主義主張否定社會秩序,表達壹個碎片化的世界,認為文學批評是現象學形式的理論。此時,美國黑人文學、猶太文學、南方文學、反戰文學和女權主義文學競相發展。
小說家托馬斯·品欽、詩人西爾維亞·普萊斯和戲劇家艾瑪穆·阿米裏·巴拉卡是典型的後現代主義作家。
索爾·貝婁、艾倫·金斯堡、拉爾夫·埃利森、田納西·威廉斯、阿瑟·米勒和愛德華·阿爾伯特是現代主義向後現代主義過渡時期的著名作家。
20世紀美國文學的兩個特點:
1.現代主義作家普遍反對傳統觀念,崇尚“個人主義”,或者他們打破了美國社會、道德和文學的常規。
現代作家致力於探索壹種真正屬於美國人民的寫作技巧和語言風格,他們試圖以純粹的美國方式進行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