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元四大家”將中醫系統分成了四大學派,分別為:劉完素,張從正,李杲,朱震亨。
劉完素(公元1100壹1200),字守真,河間人,故世稱劉河間,北宋末至金章宗年間,因母病不治發憤學醫,從《內經》病機19條闡發病多從火化,故稱為火熱派的代表人物,藥喜用寒涼,對後世溫病學派影響較大。壹生著述頗豐,傳世有《河間六書》等。
張從正(公元1156壹1228),字子和,號戴人。睢州考城人。私淑劉河間,但治病以攻邪為主,對汗、吐、下三法有獨到見解,成為攻下派的代表人物,傳世之作有《儒門事親》等,因其善治急證,故推為四大家之首。
李杲(公元1180壹1251),字明之,號東垣,河北真定人,師從《醫學啟源》作者,易水學派創立者張元素(字潔古)。註重臟腑功能的調節,而以脾胃為中樞,成為脾土派的創始人。傳世有《脾胃論》等。
朱震亨(公元1281壹1358),字彥修。騖州義烏人,因其居前有壹溪流,名丹溪。故世人尊其為丹溪先生。學術觀點認為”陽常有余,陰常不足”,善用滋陰之法,被後世視為滋陰派創始人。傳世之作有《格致余論》,《丹溪心法》等。
中醫源於聖人
傳統觀點認為,中華醫藥知識是伏羲、神農、黃帝等上古聖人傳下來的。《淮南子》、《通鑒外記》就提出,“聖人出”才有“醫方興”和“醫道立”;唐代醫學家王冰認為中醫學是“三聖(伏羲、神農、黃帝)道”。
因此,《黃帝內經》、《神農本草經》、《黃帝八十壹難經》等早期醫學經典才會托名上古聖人之名。這樣的傳說也非常多,如伏羲畫卦,才有了陰陽學說;神農嘗百草,才有了中醫的藥物學知識;黃帝與天師岐伯問答,始有《黃帝內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