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美德 - ?中醫治療中風先兆

?中醫治療中風先兆

中風先兆乃中風病之輕證,與中風病有大致相同的病機,雖錯綜復雜,其核心為氣血虧虛,內風挾痰濁瘀血,上擾清竅,橫逆四肢,致腦竅閉塞。其臨床表現為陣發性眩暈、肢體麻木、壹過性言語不利、偏身無力、視物黑朦、倦怠嗜臥、步履不穩等。中醫辨證用藥能有效治療中風先兆,降低中風發生率,主要分以下四型進行治療。

 肝陽化風

 證見眩暈欲仆,頭脹頭痛,肢體麻木或壹過性癱軟,急燥易怒,面赤耳鳴,舌紅脈弦。治以平肝熄風,選鎮肝熄風湯加減:白芍、赤芍、天冬、生龍牡、枸杞、當歸、夏枯草、桑寄生、白蒺黎、珍珠母、鉤籐、懷牛膝、菊花、黃芩。

 痰熱腑實

 證見眩暈昏厥,偏身癱軟,頭脹肢麻,嘔惡煩悶,倦怠嗜臥,口苦口黏,大便秘結,小便黃赤,失眠多夢,舌紅苔黃,脈弦滑或滑數。治以清化痰熱、通腑降濁,方選黃連溫膽湯合小承氣湯加減:黃連、黃芩、半夏、竹茹、枳實、陳皮、茯苓、白芥子、杏仁、大黃、厚樸、萊菔子、當歸。

 氣虛血瘀

 證見偏身壹過性癱軟、語言謇澀、頭痛手麻、伴倦怠乏力,步履不穩、腹脹納差,小便頻數,舌苔薄白,舌質暗或瘀斑,脈細或沈細無力。治以益氣化瘀,選補陽還五湯加味:黃芪、黨參、當歸、川芎、紅花、地龍、桃仁、赤芍、枳實、雲苓、白術、甘草。

 肝腎陰虛

 證見肢體偏軟、麻木,筋惕肉瞬,陣發性眩暈,瞬時性視物昏瞀,神情呆滯,口燥咽幹,心煩易怒,大便不暢,舌紅少苔,脈弦細或細數。治以補益肝腎、活血通絡,方選左歸丸、活絡效靈丹加減:熟地黃、山萸肉、枸杞、懷牛膝、菟絲子、女貞子、天麻、白芍、黃精、龜膠、丹參、玄參、制乳沒、鉤籐、川楝子、郁金等。

  • 上一篇:艾灸補腎的穴位有哪些?補腎灸是哪個穴位?
  • 下一篇:行政人員主要做什麽?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