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誕派戲劇是“荒誕文學”在西方現代主義文學中的發展。荒謬最壹般的含義是,人與世界處於敵對狀態,人的存在方式是荒謬的,人受到壹種無法形容的異己力量的影響。他無力改變自己的處境,人與人無法與世界溝通。人存在於壹個沒有意義的世界。這種“荒謬”的觀點體現了西方世界普遍的精神危機和悲觀主義。這種普遍的危機和悲觀是西方荒誕文學產生的土壤。在20世紀20年代,西方現代主義文學中有壹種以“飛躍”為概念的文學。卡夫卡是這種荒誕文學的代表。他的《審判》、《城堡》、《變形記》、《地洞》等可以說是荒誕小說的代表。20世紀三四十年代,存在主義哲學興起,薩特、加繆等存在主義哲學家用文學宣傳“世界是荒謬的”。創作了《惡心》、《局外人》等壹批著名的荒誕作品。荒誕派戲劇接受了存在主義哲學和超現實主義等文學觀念和表達方式的基本思想,並將其融為壹體,形成了自己獨特的風格,將荒誕派文學推向了高峰。應該說荒誕派戲劇的總體傾向與薩特、加繆為首的存在主義文學基本壹致,不同的是荒誕派戲劇選擇了獨特的表現形式。這是他們能夠作為壹個獨立的戲劇流派存在的主要原因。荒誕劇用荒誕的形式表現荒誕的內容,如怪誕、模糊、病態、醜陋的人物,如果沒有情節,偏離常識的舞臺設置,顛倒、無厘頭的戲劇對話等。這種怪誕的手法恰如其分地表現了荒誕的主題,也使這壹流派“反戲劇”和“反文學”
荒誕派戲劇最重要的代表作家是尤金·尤尼斯庫(1912-)和貝克特(1906-1989)。尤金·尤尼斯庫是荒誕派戲劇的創始人。他原籍羅馬尼亞,母親是法國人,年輕時舉家移居法國。後來回到洛朗·索緒爾身邊,1938定居法國。他的《禿頭少女》(1949)是最早的荒誕劇之壹。它於1950年在巴黎的壹個小劇場首次上演,卻受到冷落,情況很差。他不得不退票,因為只有三個觀眾,但尤內斯庫並沒有因為觀眾而止步。他在戲劇實驗中不懈努力。自1956以來,戲劇《禿頭》引起了人們的關註,連續上演了70多場,成為法國歷史上上演時間最長的戲劇之壹,並被翻譯成多種語言。
塞繆爾·貝克特是壹位長期居住在法國的愛爾蘭猶太小說家和劇作家。繼尤內斯庫之後,他的荒誕劇《等待戈多》於1953年在巴黎成功上演,使荒誕劇被觀眾看到,奠定了其在法國戲劇界的地位。《等待戈多》也成為戰後法國最受歡迎的戲劇,在巴黎演出超過300場。它已被翻譯成20多種語言。荒誕派戲劇在20世紀50年代末跨越了法國邊境,在歐美國家產生了廣泛的影響。繼光頭歌女尤奈斯庫之後,他又寫了40多部戲,如《椅子》(1952)、《雞蛋裏的未來》(1953)、《阿馬迪還是逃》(1957)、《犀牛》(1959)等。他寫了《最後的遊戲》(又譯《劇末》)(1957)、《啞劇》(1957)、《趕屍人》(1959)、《美好的日子》(19665438+)。獲獎理由是“他的小說和戲劇作品激勵現代人擺脫精神貧困”。在頒獎典禮上,皇家瑞典學院的代表稱贊貝克特的戲劇“具有古希臘戲劇的進化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