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美德 - 傳統真菌文化

傳統真菌文化

毒蘑菇不好分辨。

蘑菇的學名是蘑菇,又稱大型真菌。種類很多,三萬六千多種。在《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16)中,蘑菇被歸為菌藻類。這類食物含有蛋白質、多糖、β-胡蘿蔔素和鐵、鋅、硒等礦物質,在森林、草原、平原、路旁也有廣泛分布。同壹個蘑菇的生長是有季節性的,需要壹定的溫度和濕度才能生長。在我國,每年的6-9月是蘑菇生長的高峰期,存活時間較短,從幾個小時到幾天不等。

我國已知的食用蘑菇有1000多種,毒蘑菇有400多種,其中有40多種蘑菇毒性很大,對人可能致命。如灰花紋的鵝膏菌和致命的白毒傘都是劇毒的野生蘑菇。誤食的人會出現惡心、嘔吐、腹瀉等癥狀,嚴重時會昏迷不醒,導致死亡。致命毒傘中含有的毒素主要是毒肽和毒肽,在新鮮毒蘑菇中含量較高,主要損害內臟器官,尤其是肝臟和腎臟。

▲灰色花紋鵝膏(圖片來自網絡)

▲致命白毒傘(圖片來自網絡)

毒蘑菇這麽危險,怎麽鑒別?發現毒蘑菇壹般顏色鮮艷,蘑菇傘常有紅、紫、黃等亮點,底部呈紅色,形狀異常。用鼻子輕輕壹聞,就能聞到那股怪味。而且在長有毒蘑菇的傘柄上,經常會有菌輪,根部長滿囊。用手撕傘柄時,不容易撕破。但在野外,由於野生蘑菇種類繁多,非專業人員僅憑經驗和形狀、氣味、顏色等特征很難鑒別。壹些無毒的蘑菇往往和有毒的蘑菇混在壹起,外觀相似,容易誤食。誤食毒蘑菇中毒事件每年在世界各地都有發生。

文化傳統對吃野蘑菇的現象有著深遠的影響。

多年來,實際上為了預防蘑菇中毒問題,雲南、貴州、湖南等中毒多發地區,對野生蘑菇中毒開展了廣泛的科普教育工作,下了很大功夫。然而,野生蘑菇中毒人數仍然居高不下。偶爾壹系列的科普措施在年內進行,中毒人數有所減少。明年用同樣的科普措施,中毒人數又增加了。"

“深入基層的時候發現,真正吃糧食的老百姓的認知和行為是很難改變的。在調查中,我們看到了非常矛盾的壹幕。壹方面,每年的5-6月,65438+10月,科普活動如火如荼,投毒死亡案例滾動播出。另壹方面,山區的吃貨是堅決要吃的,不僅老百姓吃,相關科普人員也在吃。

有效的科普作品需要充分了解受眾認知。

在吃蘑菇的人看來,電視是他們獲取信息最常用的渠道,他們信任對當地情況非常了解的農村聖賢或居委會,但對科普人員並不認同。“我們80%以上的傳播受眾認為自己有足夠的知識、能力和資源去吃安全的野生蘑菇,80%的受眾認為自己從來沒有亂采。等觀眾覺得自己知識夠了,我們再講,他們會很煩。”

所以,傳播不是孤立的行為,需要對受眾的認知規律有專業而深刻的洞察。《野蘑菇》的風險問題提醒我們,如果科普的對象不是真正的高危人群,如果傳播渠道不是受眾依賴的渠道,如果內容沒有觸及影響受眾認知和行為的關鍵因素,這種科普傳播的基礎效果將微乎其微。

科普人員需要在野生蘑菇中毒高發的地區、鄉鎮、村莊建立當地中毒案例庫,每年可以因地制宜選擇當地案例進行科普,提升科普影響力。

同時,加強學校和家庭的力量,增強科普活動的家庭穿透力和參與度,率先在孩子層面阻斷食用野生蘑菇的高危行為,阻斷食用文化。另外,建議建立針對高危人群的免費熱線,比如山區農村,以此提升相關機構的信任度,將自己定位為平等的幫助者,而不是高高在上的教育者,批判受眾的無知。

有效的傳播需要充分了解受眾,無論是野生蘑菇中毒風險還是其他風險,都需要從單向的知識宣傳轉變為以受眾為中心的雙向傳播,傳播的目標也從單向的告知轉變為影響認知和行為的改變。

  • 上一篇:蘇式月餅皮配方
  • 下一篇:街舞最早起源於哪個國家,什麽時候?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