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約5000年前,老虎與中國民間文化結下了不解之緣。虎圖騰起源於伏羲時代,先於龍圖騰。對老虎的崇拜存在於所有的民族宗教中。在道教中,老虎被視為天門的守護神。道家經典稱為“龍虎經”,煉丸稱為“龍虎丸”。在佛教中,老虎也被馴化成為“禪虎”,為宣傳佛教服務。
在我國,祭祀老虎為神的習俗由來已久。早在周朝,老虎就在歲末祭祀。《禮記》中有“迎虎”的記載。古人認為老虎是農業生產的保護神。祭祀老虎,因為它能吃危害莊稼的野豬。
我國許多少數民族崇拜老虎,因而形成了各自不同的習俗。彜族人稱虎神為“羅尼”,是他們心目中最有效、最崇高的神。虎神可以為他們消災驅邪,可以保佑他們吉祥平安。他們把自己,家人,幸福都放在虎神的保護之下。
因此,在壹些彜族的神龕裏,大多供奉虎形祖靈,大門上懸掛虎形驅邪符,村寨路口設置虎形石虎神。
在中國民間傳說中,人們認為老虎是極其強大的動物。它們可以驅走家庭的三大災難,即火、盜、邪。所以很多人喜歡在室內的墻上掛老虎畫。常見的老虎畫可分為“商陸根”和“山虎”。
《商陸根》多為饑餓的老虎撲食,常配以白雪皚皚的巖石以凸顯老虎的威勢,用於鎮宅辟邪。這種虎畫應該掛在營門的墻上,以其兇猛的氣勢,遏制邪崇的入侵。
“山虎”壹般采用仰頭望月的姿態,飾以松枝明月,寧靜致遠,寓意平安。這種虎畫要掛在室內側墻上取其步步高之意。
在中國南方,因為“虎”和“福”的發音相似,老虎成了幸福的象征。比如南方年畫中的“五虎(福)圖”就屬於這壹類。此外,北方婦女還喜歡用紅紙剪出各種老虎主題的窗花。圖像簡單可愛,貼在門、窗、室內,營造吉祥富貴的氛圍。
在農歷五月初五的端午節,孩子們穿“艾虎”的習俗在我國許多地區都很流行。這壹天,父母要用雄黃酒在孩子的額頭上畫壹個“王”,用五色線紮成老虎形狀的香囊,給孩子戴上,表示會趕走“五毒”。
在傳統民俗中,老虎可以辟邪,迎合了人們對平安幸福的渴望。許多崇虎習俗貫穿於人們的日常生活中。比如女人懷孕後,在枕頭旁邊放壹只小布老虎,希望肚子裏的寶寶像老虎壹樣健壯可愛;孩子壹出生,外婆家就給孩子發老虎發髻、戴老虎項圈、蓋老虎被子;在孩子會走路的時候,要給孩子戴上老虎帽,穿上老虎鞋,把孩子打扮成威武的小老虎。
我國形成了許多以老虎為主題的手工藝品。其中影響最大、流傳最廣的是虎頭帽、虎頭鞋、布老虎。
布老虎不僅僅是壹個有趣的玩具,更是長輩對孩子們真誠的祝福。虎頭帽、虎頭鞋的工藝非常復雜,要經過剪、貼、插、刺、縫等幾十道工序才能完成。做壹頂老虎帽要五六天,做壹雙老虎鞋要三四天。老虎帽的兩面和背面都可以繡上各種色彩鮮艷的圖案。可以繡上荷花、梅花、石榴、桃花等吉祥植物的圖案,也可以繡上蝴蝶、燕子、喜鵲、水鳥等吉祥動物的圖案,看起來栩栩如生,美不勝收。
布老虎有各種形態。有時,人們會在布老虎裏放入桃木屑,使其成為“親愛的老虎”,以保護兒童的生命。有時,人們把老虎的鼻子做成花瓶,因為花瓶寓意“平安”,所以稱之為“平安虎”,希望“平安虎”守護家庭平安;有時,人們將老虎縫成金錠,並用魚和銅幣裝飾,希望老虎能幫助他們照看家庭財富...
人們崇拜威武的老虎作為吉祥物,反映了我國勞動人民對安全幸福生活的強烈願望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