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弦是在兩片微弧薄方銅片之間夾壹條絲帶,用線紮緊,放入口中而成。聲音是用氣息振動色帶產生的,範圍可以達到9到10度。用於模擬中國傳統戲曲或民歌的唱腔,常與嗩吶、卡腔壹起用於民間音樂中。口弦的規格有大有小,小的升大的降,大小根據演奏的音樂而定。就《大棗》的口弦而言,小字組的音域是La,小字組的音域是si。制作此口弦的規格和方法如下:選取厚度約為1mm的發聲白銅,切成寬度為33 mm的兩片銅片,四角打磨光滑。銅片腰部約11mm處,銅片紮成弓形,兩片合在壹起呈魚肚狀(唐口以下),另壹端較小的為噴水孔。將壹根寬約5 mm、長約50 mm的純絲帶水平夾在兩片銅片之間,然後將絲帶浸濕,即可進行測試和調諧。紮緊絲帶,聲音可以提高;放松絲帶。聲音變低了。根據帶子彈性音高可以變化的規律,按照標準音高,先調到la的壹小組,再按照自然音階吹到GI的壹小組;如果低音達不到gi,說明大廳開度小,可以調大。調好之後,用手指按壓銅片,用線將絲帶兩端打結,以免絲帶松脫而“走調”。絲帶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就像笙的簧片壹樣。目前店裏很難買到合適的絲,就是高低音要震動好,音色要響亮,不能彈得太用力。買了壹些編織絲帶但是效果不太理想。最後沒辦法,只好讓爸爸幫我織,又傷眼睛又費時間。以前大部分民間老藝術家都能自己編織,現在這種技術在城市裏基本消失了。演奏口弦並不容易。向內向外吹口弦,平放在舌中間,舌根後關閉上顎,盡力張開嘴;用胸腹運氣法,氣息通過喉嚨到達弦的頂端,弦帶隨著氣息振動發出聲音。聲音的控制主要靠氣息,戲曲的旋律音節和唱詞的變化主要靠嘴唇或開合的配合,從而達到音色和味道的變化。初學的時候可以先彈簡單的音階,然後選擇壹些大家熟悉的民謠或者戲曲來模仿。當妳熟練使用口弦後,妳可以逐步練習嗩吶或西卡。不管是彈戲曲還是用口弦彈,剛學的時候都會覺得不舒服,比如喉嚨發幹,惡心嘔吐,尤其是用口弦,特別容易誤吞。想克服這種吞咽恐懼的初學者也可以用壹根線,壹端綁在細繩上,另壹端用手拉著練習。等他們習慣了,多練習,心情就放松了,然後線就拆了。筆者在練習口弦時用的就是這種方法,因為在同行中也出現過吞咽口弦然後手術取出的事件,所以練習時要非常小心。也是因為這個原因,目前吹嗩吶的人很多,而懂口弦的人很少。因此,當觀眾被表演者生動有趣的表演所折服時,他們可能無法想象表演者在臺下所花費的心思和努力。
上一篇:中國優秀傳統詩詞歌賦下一篇:貴州安順有哪些旅遊景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