禮儀的起源可以追溯到遙遠的過去。應該說,在翻開中華民族歷史第壹頁的時候,禮儀是伴隨著人類活動和原始宗教而產生的。禮儀制度的制定是為了處理人神、人鬼、人與人三種關系。中國古代有“五禮”之說,祭祀禮吉祥,結婚禮是禮,客禮是客禮,軍禮是軍禮,喪禮是兇禮。民間傳說認為,禮儀包括四種人生禮儀:出生、加冕、婚喪。其實禮儀可以分為政治和生活。政治包括祭天、祭地、祭祖廟、祭師聖賢、尊師故裏飲酒禮、見面禮、軍禮等等。人生包括五祭、高祀、儺禮、生禮、冠禮、飲食禮儀、饋贈禮儀等等。這是對中國古代禮儀的總結和匯編。這些禮儀內容極大地影響了後世人們的行為規範、人際交往和社會公德的形成。學習禮儀知識的現實意義在於:第壹,社交禮儀是道德的示範,它代表社會道德觀念而存在,作為社會行為的標準和規範而出現。這個標準規範和制約著社會生活的秩序,促進人們遵循“禮”的規範生活,用於培養人們的善惡標準和美好心靈。同樣,社交禮儀也要求人們把自己的行為納入規範,把自己的本性納入規則和約束,時刻用道德的力量來支配自己的行為。註重社交禮儀是社會文明進步的標誌,是維護人的尊嚴和社會道德。第二,社交禮儀在人際交往中起到協調作用。當今社交禮儀的意義主要是尊重,能讓對方感到自己的心理需求得到滿足,產生好感和信任。按照社交禮儀規範行事,有助於加強交際雙方相互尊重、坦誠服務的良好關系,減輕或避免壹些不必要的情感對立和障礙。社會禮儀規範是社會生活中的潤滑劑和調節器,是協調交往關系的紐帶和橋梁。人與人之間的相互理解、信任、關心和友誼,會營造良好的社會氛圍,使每個人健康合理的心理需求得到不同程度的滿足,從而產生開朗樂觀的情緒,更加熱愛生活,使整個社會保持穩定和諧的秩序。壹個社會組織通過完備的社交禮儀,可以溝通各種人的感情,協調上下左右內外的關系,消除誤會和摩擦,減少矛盾,化敵為友。第三,推行社交禮儀可以促進社會精神文明建設,凈化人們的心靈,陶冶人們的情操,改善人們的品行,客觀上起到示範和教育的作用,默默影響周圍的人。在對外交往中,註重禮儀可以展示中國人民的精神面貌,增強民族自尊、自信、自強的精神,加深與世界各國人民的友誼和交流,提高中國的國際地位和威望,弘揚中華民族的優秀文化傳統,使中國以壹個偉大的國家自立於世界民族之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