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文明長期的大壹統傳統形成了多元壹體、團結集中的統壹性。
華夏文明介紹:
華夏文明指華夏族所創造的文明。依據中國歷史大系表順序和古籍記載,華夏文明經歷了有巢氏、燧人氏、伏羲氏、神農氏(炎帝)、黃帝(軒轅氏)、堯、舜、禹等時代。後來的炎帝和黃帝為***主,華夏先民在黃河流域留下眾多的文化和文明遺址。
華夏文明以禮樂為制度、易經八卦、丹書朱文、上古漢語為源泉,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之壹,在歷史上壹脈相傳。正義曰:“夏,大也。中國有禮儀之大,故稱夏;有服章之美,謂之華。華、夏壹也。"
中國者,聰明睿知之所居也。萬物財用之所聚也,賢聖之所教也,仁義之所施也,詩書禮樂之所用也,中華者,中國也。親被王教,自屬中國,衣冠威儀,習俗孝悌,居身禮義,故謂之中華。
華夏來源:
諸夏之名有西周淵源,周王室嘗自稱“夏”,“諸夏”即分享周室禮儀與榮譽之諸國。周室稱“夏”何意,學界有不同看法,但有壹點可以確定,周室之“夏”名指其自身,不含其他姓族的組合,無後世“華夏”名的含義。
霸政時出現的“諸夏”,是文獻上第壹次記錄華夏意義的族群觀念。此後在《左傳》的敘事裏,“諸夏”、“諸華”及“華夏”概念壹再出現,同時出現華夷之辨的觀念。可以確信,後世之華夏觀念,由此時開其端。
華夏族群的自我認同和命名,始於春秋“諸夏”,這件事可以理解為古代中國***同體經歷漫長融合過程,至春秋時代開始自我確認。若比作生命體的發育,此前的漫長演進是孕育,“諸夏”認同則是出生,經歷春秋戰國數百年族群融合,華夏民族形成,在此基礎上產生秦漢王朝的統壹國家。
對於春秋戰國時代華夏形成問題,學界已發表壹些研究成果。主流意見認為,血緣族群解體轉向地緣族群,是春秋以後華夏***同體形成的基本路徑。“華夏”,壹般作為代稱中國,依據中國歷史大系表順序和古籍記載。
華夏文明經歷了:有巢氏、燧人氏、伏羲氏、神農氏(炎帝)、黃帝(軒轅氏)、堯、舜、禹等時代。後來炎帝和黃帝為***主,相傳在大約五千年前,以河南為中心的黃河流域中下遊壹帶的華山與夏水之間分布著許多部落,比較重要的有後來的炎帝部落和黃帝部落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