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茶花燈戲由贛東傳入撫州,在贛東與古畫進賢、東鄉茶花燈合二為壹,進入臨川、崇仁兩縣。茶燈戲和竹馬戲交替上演。
清代《東鄉縣誌》記載說:
元宵節好事者或提著燈籠燈籠相伴,各種名目,混著秧歌采茶,走遍全村,要茶要果,正月都行。
清初,福州各縣遭受火災,許多人逃亡。很多流民以賣藝為生,他們的茶燈戲大量從外地移植過來,不打燈籠就搬上舞臺,組成三角班演出福州地方特色的單場戲。
三角班的發源地在歌舞繁盛的宜黃、臨川、崇仁、樂安四縣交界處的山區。
清代,乾隆在《臨川縣誌》中記載:
崇仁、樂安、宜黃、臨川之間多山,乞丐以為四面都是山洞...壹個在追另壹個,壹個在追另壹個。
早期的福州三角班,角色壹般都是曾經的醜八怪,再加上壹個鑼鼓或者二胡手坐在教室裏,唱著獨奏曲和小戲。所謂獨戲,就是壹個人上臺唱歌,歌詞直接來源於民謠。
單劇前期的演出形式是:開幕式前祭奠政府,演出中途搖號,演出結束時感謝臺或感謝搖號。
在單劇中,除了沿襲大量的民歌外,還創作了壹首四句三韻的單調,成為單劇的基本唱段。這壹時期的小戲大多用的是國外的對手戲。
此外,還有壹種“板凳戲”,就是自己拉唱的藝人坐唱,經常活躍在茶館、酒樓、村戶。通過他們,促進了三角班的廣泛傳播和藝術提高。
清代康熙至乾隆時期,福州的三角階層得到進壹步發展和傳播。加上小生的加入,單調也發展成了兩句結構,衍生出了反調的單調《回鶻調》,表現力極大豐富。
清末,福州三角班開始向半班發展。這時有藝人去宜黃學習宜黃戲的表演,買了服裝道具來搬宜黃戲的袍子。
團隊成員有時增加到七八人,角色增加了業務的豐富多彩;在二胡、三弦、笛子、嗩吶等樂器的伴奏下,還引入了川調。這種新型的三角階層逐漸取代了衰落的府河階層,活躍在農村城鎮。
1934,崇仁機場著名采茶藝人張帶著他的班從宜黃來到臨川,創辦了第壹個專業半班班。此後,專業班俱樂部陸續成立,半班隨著臨川中心進入大發展時期。
此時,在福州流傳已久的布袋戲藝人也請來唱了半堂課,並將許多木偶戲的劇目帶入采茶戲,大量的伴奏板和唱腔豐富了采茶戲的音樂。
後來,鳳城、高安的絲弦班南下福州,帶來了本調、小花調等壹些劇目和口音,也促進了班班的發展。
新中國成立後1951年舉辦地方戲曲藝人培訓班,並於同年成立福州地方劇團,1953年更名為“福州采茶劇團”。
隨後,各縣成立了專業采茶劇團,業余劇團也相繼成立。各劇團在挖掘整理傳統劇目和創作移植現代劇目方面取得了許多成績,音樂改革也取得了很大進展。此調、單調、川調的表現力進壹步提升,新唱腔逐漸成型。很多地方口音不斷被挖掘和運用,壹部新的福州采茶戲脫穎而出。
舊時福州采茶戲流行於福州各縣及鄰縣吉安、贛南農村。大多數是半專業或業余劇團,通常在當地或附近演出。職業半班楊眠堂、蛯原姫奈仙臺、四喜堂、同福堂、八君堂、匡蘇堂等。
新中國成立後,撫州、臨川、崇仁、金溪、進賢、東鄉、資溪、樂安、南豐等9個縣市相繼成立了專業組織,全區12個縣市的農村都有業余俱樂部。演出範圍從全省各地擴大到北京、上海、湖南、湖北、浙江、福建等省的部分地區,深受群眾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