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民族的八大圖騰是龍、鯨,蛇,虎,巨晰,蒼鷹,紅鯉,白鯊。
圖騰崇拜是人類原始社會最早的壹種宗教信仰現象。
人類先民相信每個民族都與某些動物、植物或無生物有著親屬或其他特殊關系,此物即為該民族的圖騰、崇拜物、標記。
在中華民族的發展史上,龍、鳳、蛇、鹿、鳥類、虎、麒麟等動物都曾作為圖騰崇拜物。這種久遠的民俗,積澱在正寧香包裏,賦予正寧香包歷史悠久、底蘊深厚的文化色彩。
擴展資料:
中國鷹為氏族圖騰,黃帝軍隊以鷹為旗幟
鷹是鳥中之王,空中霸主。鷹的文化、藝術、精神在中國傳統文化中已積澱了幾千年,並形成了富有特色的中國鷹文化。
鷹的形象既是北方多個民族的圖騰和族徽,又是戰神的象征和英雄的標誌。歷代文人墨客還寄情於鷹,借鷹抒懷,以鷹言誌,賦予了鷹豐富而深刻的思想文化內涵。
在民間文化中,鷹也是大眾喜聞樂見的吉祥物,有“鎮宅神鷹”之美譽。
中國傳統吉祥物·鷹
鷹,是鳥中之王,空中霸主。在中國古代,它是北方各民族所崇拜的圖騰;在中華大地,鷹是戰神的象征,英雄的標誌。
按現代動物學的分類,鷹是隼形目鷹科中的壹個類群,是食肉的猛禽,包括蒼鷹和雀鷹。
廣義的鷹還包括其他鳥類,如鳶、鷂等,在我國最常見的鷹有蒼鷹、雀鷹和松鷹。但在古代文獻中,常將隼科中較大的鳥類和鴟鸮科鳥類(如貓頭鷹)也稱為鷹。
鷹神崇拜對我國北方民族的影響極其深遠。鷹作為壹種圖騰標誌,曾經出現在秦漢時代匈奴王的金冠上。而遼金元時代的“春水玉”更是這種鷹文化的延續。
契丹、女真和蒙古這三個與紅山文化處於同壹地域的少數民族,其王公貴族始終保留著壹種鷹獵的傳統。
每逢春天壹到,他們就騎著駿馬,手臂上扛著壹種比鴿子稍大,名為“海東青”的獵鷹去水邊捕獵天鵝。
元代的“春水玉”作品“海東青捕鵝”墜,正是以此為題材,表現出壹種以小勝大的尚武精神。而清太祖努爾哈赤也把鷹作為民族的圖騰。
直到今天,生活在北方草原上蒙古族牧民仍將鷹仍視為壹種神物。
黃帝軍隊以鷹為旗幟
不同地區的文化自然有其差異性。我國的北方民族視鷹為神物,以鷹為族徽和圖騰。在中原地區,鷹則是戰無不勝的標誌。
而且,隨著歷史的發展,人們在鷹身上註入了越來越多的文化內涵和吉祥寓意,形成我國獨具特色的鷹文化。
人民網-中國鷹為氏族圖騰 黃帝軍隊以鷹為旗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