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由民歌、小調、民間歌舞、民間音樂組成。同時吸收閩西漢劇、江西采茶戲、湖南古畫戲、粵東客家山歌戲的音樂成分,主要來源於客家山歌、龍巖山歌、連城山歌三種民歌形式。
壹,客家山歌
主要流行於客家方言區,包括長汀、永定、上杭、武平、寧化、劉清、明溪(桂花)等縣。旋律經常強調la和re。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寧化的《新梭子痕》。整首歌只由la和re兩個音組成,sol音只作為後向音出現。
二,龍巖民歌
主要流行於龍巖縣,典型曲調由拉、多、熱三個音組成,音樂結構為上下句的重復。
三、連城民歌
主要流行於連城縣及連城、永安、龍巖三縣交界處。曲調多由三個三音節序列組成:mi、la、do、la、do、mi或do、mi和sol。有獨唱、二重唱和三人以上合唱。
在閩西漢族中廣泛流傳的民歌和民謠,在流行性和流傳性方面有著獨特而鮮明的特點,它們直接反映了勞動人民的社會生活和個人感受與經歷。閩西民歌戲曲直接來源於民間,充滿生活氣息。內容涵蓋農事歌、采茶歌、長期勞作歌、婚嫁歌、放牧歌、情歌等,曲調簡單樸實。
閩西民歌主要反映現實生活題材,歌詞和敘事常借用民歌的比喻手法,通俗生動,押韻流暢,幽默活潑。閩西民歌戲曲吸收了閩贛交界的龍巖、上杭、連城、永定、武平、長汀、瑞金等地的表演藝術,收集了170多種民歌民謠。經過提煉、加工和創新,閩西民歌戲曲的曲調得到了豐富,能夠適應故事情節的變化發展和人物形象的塑造。還吸收了木偶戲、西秦戲、潮劇、饒平戲、中國軍鼓樂、十班、閩西民歌等藝術營養,使閩西民歌日趨成熟。
閩西民歌戲曲是壹種具有漢文化特色的文學形式,樸實自然真實,具有濃郁的鄉土氣息。特別是結構短小,韻味和諧,朗朗上口,易記易傳播,所以群眾基礎非常紮實,可謂“處處有山歌,人人唱山歌”。民歌戲曲在不斷發展的過程中,在博采眾長的同時,始終保持著濃郁的鄉土氣息和鮮明的地方色彩,因此受到海內外人士的青睞,被譽為“閩西壹朵艷麗的山茶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