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美德 - 中國十大經典民歌

中國十大經典民歌

1、《山丹丹開花紅艷艷》

《山丹丹開花紅艷艷》由李若冰、關鶴巖、徐鎖、馮福寬作詞,劉烽作曲,獨唱原唱者為贠恩鳳,後被眾多藝術家演唱,其中尤以70年代歌唱家朱逢博演唱版流傳甚廣,此曲是2003年中央電視臺拍攝的大型電視連續劇《延安頌》片尾主題歌。

2、《紫竹調》

《紫竹調》是廣泛傳播於吳語區(蘇南、上海、浙江大部、皖南等)的傳統小調歌曲,其源頭可以追溯到春秋戰國時期的民歌。經過歷代藝人的傳唱和修改,各地的《紫竹調》都加入了自己的地方特色,在音節的處理上有所不同。但其詞其曲,皆有濃厚的吳風。

3、《嘎達梅林》

《嘎達梅林》是蒙古族長篇敘事民歌,內容唱的是二十世紀二十年代左右,在蒙古東部哲裏木盟壹位蒙古英雄嘎達梅林(“嘎達”是英雄在家的排行最小,“梅林”是他在王府擔任的壹個職位很低的官名),率領人民起來反抗封建王爺和反動軍閥的鬥爭故事。全詩很長,經常演唱的是由作曲家安波整理譯配的四段詞。

4、《半個月亮爬上來》

《半個月亮爬上來》是王洛賓根據西北地區民間音調創作的壹首民歌。既保留了新疆維吾爾族民歌的質樸無華,又顯現了高超的藝術表現手段,因其曲調優美、意境深遠、易於學唱而流傳全國。

5、《康定情歌》

《康定情歌》是四川康定地區具有代表性的漢族民歌,經江定仙編曲、由喻宜萱1947年4月19日在南京演唱。1952年《康定情歌》在維也納世界青年聯歡節上獲得銀質獎章,20世紀70年代入選美國太空局“世界最具代表性的十首歌曲”。

6、《敖包相會》

《敖包相會》是著名蒙古族歌唱家齊峰演唱的壹首單曲,作詞瑪拉沁夫、海默,作曲通福。歌曲原為電影《草原上的人們》的插曲,後被廣泛傳唱,經久不衰。

7、《青藏高原》

《青藏高原》是壹首高音歌曲,不少人都挑戰過,但是能把它的高音唱得完美的人不多,它把通俗的演唱風格與藏族的民間文化融合在壹起,給人壹種新穎的感覺,它富有感情的演唱再加上高音的技巧使這首歌流傳甚廣。

8、《蝴蝶泉邊》

《蝴蝶泉邊》是電影《五朵金花》的插曲,由季康作詞,雷振邦作曲。歌曲以對歌的形式,描繪了大理美好的自然風光,並以此來表達男女間純真的愛情。

9、《在那遙遠的地方》

《在那遙遠的地方》吸收了《羊群裏躺著想念妳的人》的個別調式與音素,采用了漢族民歌中鮮見的歐洲七聲音階調式,既有哈薩克民歌的音色,又有青海藏族民歌的風格,優美抒情的上下兩個樂句,樸素簡潔的比興歌詞,自然和諧,生動流暢的旋律,倍受歌唱者的喜愛。

10、《花兒為什麽這麽紅》

《花兒為什麽這樣紅》是著名作曲家雷振邦為老電影《冰山上的來客》創作的壹首插曲,它由塔吉克民歌改編而來。

  • 上一篇:黑芝麻丸的配方;黑芝麻丸的步驟
  • 下一篇:中國戲曲的藝術特征及其相互關系。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