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冷兵器——盾
盾,古人稱“幹”,與戈同為古代戰爭用具,故有“幹戈相見”等詞。後後來還稱作“牌”、“彭排”等。傳說我國最早的盾,遠在黃帝時代就有了。《山海經》中有關於“刑天”這位英雄人物的神話,描寫他壹手操幹,壹手持斧,揮舞不停的雄姿。
陶淵明為此寫詩贊道:“刑天舞幹戚,猛誌固常在。”盾作為壹種“主衛而不主刺”的衛體武器,早在商代就已經存在。到唐代時,盾改稱“彭排”。宋代時正式稱“牌”。明清兩代沿襲宋習,稱牌而不再稱盾。
盾,用於進攻時防禦。可以掩蔽身體,防衛敵人的兵刃矢石的殺傷,通常和刺殺格鬥類兵器,如刀、劍等配合使用。早期的盾都用木、皮等材料制作,表面塗漆,形狀多呈長方形或上窄下寬的梯形,長度壹般不超過三尺。其中又分為步兵用的步盾和車兵用的子盾(小盾)。
到了春秋(乃至戰國),盾仍然以木和皮革為材料制作,但其形狀卻有較大的變化,其上部大多作成對稱的雙弧形,表面塗漆,並常繪有精美的花紋,盾高壹般有60多厘米,寬約?45厘米。當時,盾作為軍中主要的防護器具,車戰時用專人執幹,以蔽遮刺兵和矢石;在防禦戰中,城頭上溫設盾櫓,防禦敵人自城下射上來的飛石和箭。
古代的盾種類很多,形體各異。從形體上分有長方形、梯形、圓形、燕尾形,背後都裝有握持的把手。手持的盾牌壹般不超過三尺長。春秋戰國時,戰車上專門有人執盾,以遮擋矢石。城頭上多設盾櫓,作為守城護具。騎兵和步兵所用的盾牌漸漸趨於小型靈便、堅固耐用,而“鴻門宴”上,壯士樊噲使用鐵盾將交戟門前的衛士撞倒在地,這種鐵盾則是壹種重盾。?
早在商代已有盾,周盾更為完善。《周禮·司兵》明周時已有五種盾。士卒用手執盾,可以遮擋敵人兵器,尤其弓箭的進攻。在科學不發達的古代,盾牌是重要的防禦武器,所以類繁雜。唐代時有壹種盾牌叫彭排(或旁排),指皮木漆質的盾,其名有膝排、團牌、漆排、木排、聯木排、皮排六種。
宋代盾牌形制不同,小盾為馬戰和步戰用,大盾攻城時可用,且有木盾、鐵盾之分。明代槍、炮已有相當威力,但用有限,盾牌仍然發揮其作用。尤其在抗倭戰場上,戚繼光采用輕捷的藤牌兵屢勝倭寇。清軍入關時已有藤牌軍,牌用堅藤制,呈反荷葉形,因其堅又有伸縮性,所以抵禦刀劍槍斧及矢鏃彈丸,頗有效,多為沖鋒陷陣之步兵用。
這古老的防禦武器,卻成了我們武術鍛練中的器具,用盾牌進行的對練項目,如盾牌刀對單刀、盾牌刀進棍、盾牌刀對樸刀等,不僅在國內表演時受到大眾的歡迎,而且在國外表演也到好評。
長牌
為步兵所用。式樣多為長方形,可以掩護身體,防止敵人的兵刃矢石所傷。通常與刀、劍等兵器配合使用。
手牌
古代步兵旁牌的壹種。手牌長五寸七尺,當中窄面兩頭寬。中窄處為壹尺,兩頭寬處為壹尺三寸。它以白楊木或松木制成,輕便而堅實。其正面繪有虎形彩繪,後面有把手。可供攜帶。
旁牌
即盾,傍牌的別名。木質,皮革裹束,騎兵為圓形,步兵為長形。
燕尾牌
步兵旁牌的壹種。燕尾牌寬壹尺,長約五尺,上部平,下部呈燕尾形,故得其名。燕尾牌正面從上至下當中略突,二面略低,形如魚背。面面繪有彩畫。反面與把手可供攜帶。燕尾牌以槍木或椆木制之,質輕而硬。用時,人伏於手牌後,側身而進。因此牌雖小,但足以抵擋矢石。
羅馬大盾
是古代最好的盾牌之壹。這種盾牌為木制,俯視呈半圓形,正面看則為長方形。
藤牌
呈圓形,內以大藤為骨架,再用藤條編制而成,具有體輕堅韌等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