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美德 - 中國四大醫學名著的作者是誰?

中國四大醫學名著的作者是誰?

《黃帝內經》(作者不詳)、《難經》(扁鵲)、《傷寒論》(張仲景)、《神農本草經》(作者不詳)、

1,黃帝內經

《黃帝內經》又稱《內經》,是中國最早的古籍之壹,是中國傳統醫學四大經典之首。相傳為黃帝所制,因之得名。

但普遍認為這部書最終成型於西漢,作者不是單壹的壹個人,而是中國黃老醫家所創。

正如《淮南子修武訓》所指出的,“黃帝”的稱謂意在追根溯源,崇本原,以說明中國醫學文化的早期誕生。不是壹時之言,也不是壹手。

2、《難經》

難經,原名黃帝八十壹難經,又稱八十壹難經,是較早的中醫經典著作。關於作者和寫作時間,歷來眾說紛紜。壹般認為該書的成書時間不晚於東漢,其內容可能與秦越人(扁鵲)有關。

難經中的“難”字,就是“難問”或“難”的意思。全書* * *八十壹難,以問答的方式對中醫的壹些理論問題進行探討和論述,包括脈診、經絡、臟腑、陰陽、病因病機、營衛、穴位、針灸、病證等。

3.《傷寒論》

《傷寒論》是張仲景所著的中國傳統醫學著作之壹,壹直是中醫院校開設的主要基礎課程之壹。2003年非典期間,這本書和張仲景再次成為人們關註的焦點。

《傷寒論》系統分析了傷寒的病因、癥狀、發展階段和治療方法,創造性地建立了按六經分類辨證論治傷寒的原則,奠定了理、法、方、藥的理論基礎。

4.神農本草經

神農本草經,又稱《本草經》或《本草經》,是中醫四大經典著作之壹。作為現存最早的中醫著作,源於神農世家,代代相傳。東漢時集結成冊,時間不短,不是壹個人寫的。

它是當時眾多醫學家對藥理經驗專著的收集、總結和整理,是中國傳統醫學的第壹次系統總結。

中醫的大部分理論和配伍規律以及“七情和合”原則,在幾千年的用藥實踐中發揮了巨大的作用,是中醫藥理理論發展的源泉。

擴展數據:

作者信息:

扁鵲1

扁鵲(公元前407年-公元前310年)是春秋戰國時期的名醫。春秋戰國時期,鄭(今河北省滄州市任丘市)渤海郡人。

由於醫術高超,被尊為神醫,所以當時的人們借用古代神話中黃帝的神醫“扁鵲”之名來稱呼他。年輕時在常桑君學醫,盡傳其醫術,各科皆好。

以趙為婦科,以周為五官科,以為兒科,名揚天下。秦太醫李毅,與其嫉妒它,不如讓人暗殺它。扁鵲創立了中醫脈診法,開創了中醫的先河。相傳,著名的中醫經典《難經》是扁鵲寫的。

2.張仲景

張仲景(約150 ~ 154——約215 ~ 219)東漢南陽聶陽縣(今河南省鄧州市葛東鎮張寨村)人。東漢末年的名醫,被後人尊為醫聖。

張仲景廣泛收集醫方,撰寫了傳世巨著《傷寒論》。其確立的辨證論治原則是中醫臨床的基本原則,是中醫的靈魂。

在方劑學方面,《傷寒論》也有很大貢獻,創造了許多劑型,記載了大量有效方劑。他創立的六經辨證的治療原則,得到了歷代醫家的高度贊揚。

這是我國第壹部從理論到實踐確立辨證論治規律的醫學專著。是我國醫學史上最具影響力的著作之壹,是後世學者研究中醫的必備經典著作,受到醫學生和臨床醫生的廣泛重視。

百度百科-中醫四大經典

  • 上一篇:中國公認十大好菜刀
  • 下一篇:中國特產的茶類是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