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李叔同
李叔同的詩詞在近代中國文學史上同樣占有壹席之地。他年輕時,即以才華橫溢引起文壇矚目。客居上海時,他將以往所作詩詞手錄為《詩鐘匯編初集》,在“城南文社”社友中傳閱,後又結集《李廬詩鐘》。出家前夕,他將清光緒二十六至三十三年(1900—1907年)間的20多首詩詞自成書卷。
其中就有《留別祖國並呈同學諸子》、《哀國民之心死》等不少值得稱道的佳作,表現了作者對國家命運和民生疾苦的深切關註。出家前的五六年間,他還有30余首歌詞問世。這些作品,通過藝術的手法表達了人們在相同境遇中大都會發生的思想情緒,曾經風靡壹時,有的成為經久不衰的傳世之作。
二、冼星海
冼星海的音樂美學思想十分豐富,音樂創作技巧形式多樣。他運用在國外學習到的作曲理論和技法,進行具有中國民族音樂特點的音樂創作,形成了自己的音樂創作特色和風格。
他力圖用新音樂把中西音樂的精華凝聚在壹起,壹方面強調藝術的真實,另壹方面強調與真、善相結合而產生的藝術美,在藝術實踐中追求真、善、美的統壹,把中國音樂提高到“國際樂壇地位”,使中華民族的音樂文化屹立在世界音樂文化之林。
三、賀綠汀
賀綠汀是壹位對我國音樂事業有重要貢獻的作曲家和音樂評論家,他被稱為中國民族音樂的先行者。他承傳了中國傳統音樂文化的精華,並見證了20世紀中國新音樂的發展。他數10年的音樂理論和創作實踐,為我們中華民族的音樂文化發展,提供了十分寶貴的創作經驗和音樂財富。尤其是在民族性音樂創作方面有著重要的歷史意義和社會意義。
四、聶耳
聶耳的音樂創作生涯雖然只有1933年至1935年這短短的兩年,卻創作出《大路歌》、《碼頭工人歌》、《開路先鋒》、《新的女性》、《畢業歌》、《賣報歌》、《鐵蹄下的歌女》等幾十年來壹直膾炙人口的歌曲。這些輝煌成就的取得,除了他個人的天才,最主要的是他深入社會生活的最底層。
五、李劫夫
李劫夫有廣泛的文藝才能,對美術、文學、戲劇都有較高的造詣,其突出的藝術成就表現在歌曲創作方面。他對中國民族民間音樂及人民群眾的音樂審美習慣有深刻的了解。他的作品大都具有濃郁的民族風格和通俗、質樸、自然、生動的藝術特色。樂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