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世俗世界的壹員,貝多芬就像法國作家羅曼?羅蘭形容這是暴風雨的壹天。他吃了很多苦,但不願受命運的擺布。即使他聾了,他也留下了經典。與他之前的所有音樂家相比,除了他罕見的才華和他的音樂中表現出的壯麗力量,他是最珍貴的。他首先認為自己是壹個淩駕於國王和貴族之上的藝術家,並自覺維護自己作為藝術家的權利。要知道,巴赫、海頓、莫紮特,雖然是音樂史上高聳的豐碑,但他們竭盡全力創作出自己的珍貴作品,也僅僅是作為賴斯、梁謀,願意在人格上依附皇族。與貝多芬同時代的德國大文豪歌德,對他非凡的人格、自尊和精神力量十分欽佩。
人活在世上,總需要壹點精神。對於這樣壹位留下了豐富精神遺產的精神巨人,人們不禁在這個特殊的日子裏緬懷他。德國偉大的指揮家克羅伯曾開玩笑說,對貝多芬最好的記憶,就是壹年不演奏他的作品,從中他感到自己是不可或缺的。當然,這種紀念有點殘忍。我們要做的就是帶著虔誠舉辦紀念活動,從中壹次次聆聽他的音樂,壹次次攀登精神高峰,壹次次得到精神洗禮。
貝多芬屬於全人類,於是紀念貝多芬的浪潮席卷全球。德國為紀念貝多芬制作了限量版郵票冊。早在年初就經常舉行貝多芬交響樂、室內樂和獨奏作品的音樂會。壹些國家和機構發揮想象力,委托作曲家從貝多芬的作品中汲取靈感,創作出新的作品。在這方面,歐洲的維也納和亞洲的東京走在了前列,這說明無論西方還是東方,我們都可以紀念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