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燒制的時候鐵器是軟的,通過對鐵件的鍛打來進行塑形,以生產出符合生產需求的鐵器。
2、古代手工鍛造中鍛打的過程,是通過人工反復均勻敲打對金屬坯料施加壓力,使其產生塑性變形以獲得具有壹定形狀、尺寸和機械強度的鍛件的加工方法。可以說在老鐵匠手中,堅硬的鐵塊變方、圓、長、扁、尖均可。
3、鐵器成品有與傳統生產方式相配套的有農具,如犁、耙、鋤、鎬、鐮等。也有部分生活用品,如菜刀、鍋鏟、刨刀、剪刀等,此外還有如門環、泡釘、門插等。
擴展資料:
冶鐵的發展:
1、春秋時期
春秋時期的鐵器還極為貴重,考古發現的鐵器往往鑲嵌於其他材質中出現在貴族墓葬,像前面提到的虢國墓地發現的就是壹把銅柄鐵劍,河南淅川下寺的楚墓中更是發現了玉柄鐵匕,可見當時的鐵器奢華而昂貴。
2、戰國時期鐵器使用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到了戰國時期,鐵器的使用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據《管子》記載,僅齊國壹地“出鐵之山三千六百九”,齊國故城的勘探中就發現冶鐵遺址六處,證明了戰國時已進行大規模冶鐵生產。
這壹時期,各種制作和加工鐵器的技術迅猛發展,影響最大、意義最深遠的有鑄造技術和炒鋼法、可鍛鑄鐵的發明。這些成就了中國壹直領先於世界的技術,是我國最為鋼鐵大國的立身之本。
3、平穩
漢末“灌鋼法”的發明節省人力物力
漢末大亂,鐵的生產遭到很大破壞,接下來的南北朝時期,冶鐵生產主要是在恢復戰前的水平,自然難以發生像塊煉鐵到鑄鐵這樣革命性的變化,但技術的發展仍沒有停歇。
其中壹位名叫綦母懷文的人,他曾使用“灌鋼法”冶煉鋼刀,是目前所知灌鋼法最早的實踐者和革新者,為這項技術的發展作出了無與倫比的貢獻。
4、南北朝至唐朝
鋼鐵冶鑄業最早只是在中原地區比較發達,南北朝時期長江流域的鐵器制造逐步發展起來。
到了唐代,位於東北的渤海地區也有了鐵器生產,《新唐書·渤海傳》就記錄了“鐵州”的名字,肯定是因為當地產鐵著稱而取名。遼初耶律阿保機征服渤海後,在鐵州“置采煉者三百戶”,這也是遼代冶鐵業壹大技術淵源吧。
5、加速
宋代最大技術突破是燃料改進
這壹時期是鋼鐵冶金技術發展的另壹個重要時期,北宋鐵產量激增,農具、武器甚至錢幣都用鐵鑄造,魏晉時期出現的灌鋼法、百煉鋼等技術在宋代廣泛推廣,這些在沈括的《夢溪筆談》中都有詳細的記載。
宋代最大的技術突破是開始大量用煤煉鐵,緩解了傳統木炭燃料短缺的問題,並能獲得更高的爐溫,提高冶煉效率。不過用煤作為燃料也有不好,那就是煤炭燃燒過程中釋放的硫會影響生鐵的質量。
5、衰落
元明清時期並無實質上的飛躍
解決燃料問題後,中國的冶鐵業壹路高歌猛進,元代僅在腹裏地區,即今山東、山西、河北、河南就前後設鐵冶26所,每地冶戶多達760~6000戶,可見當時規模之龐大。此外,江浙、湖廣也有鐵器生產,除腹裏外,元代征收的鋼鐵稅“獨江浙、湖廣之課為最多”。
明洪武六年,在全國置鐵冶13所,為使南北平衡,南方設6所、北方設7所,但南方的產鐵量已遠遠超過了北方,不過為了鋼鐵生產的平衡,明朝中、後期在河北遵化開設了著名的“遵化鐵冶”,是當時最大的鋼鐵生產基地,工人最多時曾達2500多人。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鐵器
人民網—揭秘中國古代冶鐵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