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麥有蠟燭的傳統。
由於丹麥的冬夜很長(丹麥位於北緯54° 34 '至57° 45 '之間),蠟燭成為丹麥夜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形成了丹麥點蠟燭的傳統習俗。如今,他們不僅在節假日點蠟燭,平時也點蠟燭。不僅朋友聚在壹起點蠟燭,壹個人獨自喝酒的時候也是;餐桌上、窗臺旁、角落裏,到處都閃爍著蠟燭;尤其是在繁星點點的夜晚,星星和燭光交相輝映,非常浪漫溫馨。丹麥人認為,只有在燭光下,才能真正感受到生活的舒適、安逸與和諧。丹麥人對蠟燭的顏色非常講究,比如在平安夜上點燃紅色蠟燭,象征著慶祝;復活節點的黃色蠟燭象征著生命;婚宴上點燃白色蠟燭象征純潔,所以丹麥蠟燭色彩繽紛,種類繁多。除此之外,丹麥蠟燭還有三個特點:壹是不流淚(丹麥人永遠寫不出“蠟燭有心說再見,為別人哭到天明”這句詩);第二,它不抽煙;第三,可燃時間長。
3蠟燭及其燃燒的研究
探究實驗的目的:觀察蠟燭點燃前、點燃時、熄滅後三個階段,學會完整地觀察物質的變化過程和現象。
實驗用品:壹支新蠟燭、火柴、壹個幹凈的燒杯、水、水槽、澄清石灰水和壹把刀。
實驗步驟和方法:
1.觀察蠟燭的顏色、形狀、狀態、硬度;聞壹聞。
現象:蠟燭是壹種白色、柔軟的圓柱形固體,無味,由白色棉線和石蠟組成。
2.用小刀切下壹片石蠟,放入水槽中,觀察其在水中的現象。
現象:石蠟漂浮在水面,不溶於水。
結論:石蠟是壹種不溶於水的固體,密度低於水。
3.點燃蠟燭,觀察它的變化,並將火焰與每壹層的溫度進行比較。
現象:石蠟受熱融化,蠟燭燃燒時發光,放出黑煙,放出熱量。
蠟燭火焰分為三層:外焰、內焰和焰心。外部火焰溫度最高,火焰中心溫度最低。
結論:石蠟加熱會熔化,燃燒會形成炭黑。
4.將幹燥的燒杯蓋在蠟燭火焰上方,觀察片刻燒杯壁上的現象,移開燒杯,倒入少量石灰水。振蕩並觀察其現象。
現象:幹燒杯壁上有許多小水滴。取下燒杯後,迅速倒入清澈的石灰水,搖勻,石灰水變渾濁。
結論:蠟燭燃燒時,會產生使石灰水渾濁的水和二氧化碳。
5.熄滅蠟燭,觀察它的現象,用火柴點燃剛剛熄滅的白煙,觀察會發生什麽。
現象:融化的石蠟逐漸凝固,白色棉線的燈芯變黑變脆。用火柴點燃剛熄滅的白煙,蠟燭又會燃燒起來。
結論:石蠟遇冷凝固,燃燒產生炭黑,棉線碳化。白煙由細小的石蠟顆粒組成,易燃。
實驗結論:
蠟燭可以在空氣中燃燒,燃燒過程中和燃燒後可以產生許多新的物質。
蠟燭及其燃燒產物的成分蠟燭通常由石蠟制成。石蠟是由石油的蠟狀餾分通過冷壓或溶劑脫蠟制成的。石蠟是幾種高級烷烴的混合物,主要是正二十二烷(C22H46)和正二十八烷(C28H58),含碳約85%,氫14%。硬脂酸(C17H35COOH)經常被添加到蠟燭中以提高柔軟度。
蠟燭燃燒時,燃燒正二十二烷和硬脂酸的產物是二氧化碳和水。
香煙中的尼古丁是堿性的,醋是酸性的。壹見面就發生酸堿反應,煙味自然就消失了。如果妳覺得拿條毛巾在房間裏扇來扇去很麻煩。然後叫噴壺上陣,往噴壺裏倒醋水,往屋裏噴醋水。效果是壹樣的,而且方便很多。除了醋,蠟燭也是這方面的專家。蠟燭釋放的二氧化碳氣體是酸性的,它還能與尼古丁發生化學反應。房間裏的煙味自然就去除了。還記得我們兩位治理霧霾的大師嗎?有了醋和蠟燭,屋裏的煙就不會那麽囂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