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美德 - 為什麽從明朝開始科技逐漸衰落?

為什麽從明朝開始科技逐漸衰落?

在明朝,它在自然科學和技術方面已經落後於歐洲,原因如下:

1,傳統儒家強調禮義道德,卻忽視技能,知識分子普遍脫離生產,不利於自然科學技術的研究和發展。儒家在性格上走中庸之道,不喜歡冒險;歐洲白人擅長冒險,這有利於他們對自然的探索。

2.中國封建社會以農業為主,統治者采取重農抑商的政策,阻礙了與工商業密切相關的自然科學技術的發展。與此同時,資本主義在歐洲萌芽,而不是在明朝。

3.人類歷史進入12世紀後,歐洲的數學和自然科學技術基礎領先於世界其他國家。12世紀,歐洲幾個主要國家建立了包括自然科學和技術研究在內的綜合性大學,而亞洲沒有。歐洲文藝復興以後,人們的思想得到了啟蒙,歐洲的自然科學技術得到了迅速發展:1522年麥哲倫環球航行,1543年出現了天體運動理論和人體結構理論,1572年出現了代數,1595年出現了墨卡托投影地圖,1609年出現了開普勒定律,65439年出現了開普勒定律。

4.明代的八股制度極大地限制了文人的思維,明代還有文字獄。這些都阻礙了人們思想的進步。

5.明朝取消數學考試:明朝廢除宋元遺留下來的那個?明suan柯?考試。它讓數學止步於明朝。

明朝以前,歷代都有教授算術的課程,而科舉、國子監、國子監等學校都有專門的算術考試。而明代取士的八股制度,在科舉考試中很大程度上廢除了算術。用算盤代替計算,算盤開始流行,出現了很多算盤讀本。到程大偉《指導算術》(1592)的出版,珠算理論已經成為壹個體系,標誌著計算向珠算過渡的完成。但由於珠算的普及,計算幾乎消失,以計算為基礎的古代數學逐漸消失,導致數學長期滯後。明末,西方耶穌會士來到中國,帶來了許多西方科技書籍,並進行了翻譯。在數學方面,利瑪竇的口譯和徐光啟的合譯《幾何原本》著名,是西方幾何學傳入中國的標誌。利瑪竇和李之藻合譯《恒等計算》,這是壹本介紹西方書面數學的書;明朝末年,崇禎歷書出現了《大測》二卷、《測全義》十卷、《分圓八卦表》六卷。這些著作由徐光啟和耶穌會士如賈科莫·羅、湯若望等翻譯,介紹了西方平面三角形、球面三角形和對數的知識。

  • 上一篇:中草藥加工方法包括鹽烤、姜烤、藥汁烤、酥烤和米泔水烤。
  • 下一篇:舉例說明民間藝術的現代價值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