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傳統民間藝術保護和傳承工作啟動“民間藝術之鄉”名牌深入挖掘研究梳理樂亭大鼓、皮影戲、秧歌、民歌等民間藝術的歷史淵源、發展脈絡和地域風格,做好保護、利用和傳承工作。同時,要註意加強對民間藝術接班人的培養,提高民間藝術從業者的待遇,對民間藝術有突出貢獻的人給予資助和獎勵,近年來,這個縣編制了《樂亭鼓》畫冊。收集整理歷代著名的“樂亭皮影造型藝術”;2009年初,出版了《樂亭皮影戲》、《樂亭鼓》兩部曲藝專著,隨書制作發行的《鼓新韻》、《樂亭皮影戲》兩部專題片在中央電視臺播出,其中樂亭皮影戲榮獲第六屆全國電視劇“蘭花杯”獎。長河景觀帶民俗園中的“文遠”已初步建成,其他相關園林將結合城建工作逐步實施;樂亭大鼓參加了“巴黎-中國曲藝節”和“百村千鼓唱”等活動,進壹步打響了曲藝之鄉的品牌。
擴大紅色文化的社會影響力,打響“紅色革命聖地”的知名品牌。開展學習、研究、宣傳李大釗的活動,讓李大釗的思想和精神融入每個家鄉人的血液,成為樂亭文化建設的核心品牌。依托李大釗紀念館和李大釗故居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在全縣廣大青年學生中開展了以“弘揚革命傳統,激發愛國熱情,立誌報效祖國”為主題的“紅色基地之旅”和“紅色傳承,青春閃光”活動,掀起了學習大釗事跡、弘揚大釗精神、建設大釗故裏的新高潮。目前,該縣正在積極組織李大釗紀念館創建5A級景區,使之成為展示樂亭形象的美麗窗口。
將文化產業與旅遊產業嫁接,充分發揮樂亭三色旅遊特色,讓旅遊文化更具吸引力。依托李大釗紀念館、李大釗故居等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發揮其在紅色旅遊中的獨特作用。建成了趙蔡莊、黃灣村、大黑坨村等壹批特色鄉村旅遊基地,成為集新農村觀光、民俗欣賞為壹體的優秀景區。完善樂亭“三島”旅遊基礎設施,進壹步豐富濱海海島旅遊文化內涵。
激活文化資源,促進地方文化和民間藝術的商業化、產業化,對樂亭皮影、樂亭大鼓等各類地方文化實施精致包裝,提高其藝術欣賞性、娛樂性和參與性;推進民間手工藝品專業化生產和產業化經營。目前,樂亭的皮影雕刻、牛角雕刻、石雕等工藝品已經走出國門,遠銷韓國、日本、加拿大等國家和地區。
樂亭文化建設成就顯著。2003年,樂亭被文化部命名為“中國民間藝術之鄉”,2005年,樂亭被授予“全國先進文化單位”榮譽稱號,2006年,樂亭大鼓被國務院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2007年,樂亭皮影戲雕塑榮獲中國民間文藝“山花獎”,2008年,被中國人民協會命名為“中國皮影戲之鄉”。青年廣場被文化部命名為“特色文化廣場”,廣場內的文藝演出被命名為“特色文藝演出”。目前,該縣正朝著“全國壹流文化縣”的目標紮實推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