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大戲曲劇種是:京劇、越劇、黃梅戲、評劇、豫劇。
1、京劇:京劇又稱平劇、京戲等,是中國影響最大的戲曲劇種,分布地以北京為中心,遍及全國各地。清代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起,原在南方演出的三慶、四喜、春臺、和春四大徽班陸續進入北京,直到道光二十年至鹹豐十年間(1840年—1860年),經徽戲、秦腔、漢調的合流,並借鑒吸收昆曲、京腔之長而形成了京劇。
2、越劇:越劇作為中國第二大劇種,有第二國劇之稱,又被稱為是“流傳最廣的地方劇種”,有觀點認為是“最大的地方戲曲劇種”,在國外被稱為“中國歌劇”。“越劇”起源於“落地唱書”,1925年9月17日,在小世界遊樂場演出的“的篤班”,首次在《申報》廣告上稱為“越劇”。
3、黃梅戲:黃梅戲舊稱黃梅調或采茶戲,起源於湖北黃梅,原名黃梅調、采茶戲等,現流布於安徽省安慶市、湖北省黃梅縣等地,是漢族戲曲之壹。黃梅戲的起源最早可追溯到唐代。據史料記載,早於唐代時期,黃梅采茶歌就很盛行,經宋代民歌的發展、元代雜劇的影響,逐漸形成民間戲曲雛形。至明清,黃梅縣戲風更盛。
4、評劇:評劇流傳於中國北方,是漢族傳統戲曲劇種之壹,是廣大人民所喜聞樂見的劇種之壹,評劇有東路、西路之分,而以東路評劇為主。清末在河北灤縣壹帶的小曲“對口蓮花落”基礎上形成,先是在河北農村流行,後進入唐山,稱“唐山落子”。1935年起落子藝人大量湧向南方,到上海、杭州、南京等地演出,以後又到重慶、成都、貴陽等地,並在這些地區紮下根。
5、豫劇:豫劇發源於中原(河南開封),是我國最大的地方劇種,居全國各地方戲曲之首。豫劇起源於明朝中後期,是在河南盛行的時尚小令(民歌、小調)的基礎上,汲取了昆腔、吹腔、皮簧及其他梆子聲腔劇種的藝術因素發展而成的。1924年,王義成在《京報》副刊《戲劇周報》上發表《豫劇通論》壹文,文章中的豫劇是對河南省所有劇種的統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