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輸穴是十二經脈中的五個重要穴位,即精、行、俞、經、和。
簡稱“五點半”。《靈樞九針十二緣起》指出:“出者為井,溜者為福,註者為損,行者為進者合。”是對五個穴位氣流註射特點的總結。臟腑的原始之氣註入、通過並停留在十二經脈四肢的穴位上,稱為原始穴位,又稱“十二原點”。“原”包含原性、原氣的含義,是人體生命活動的動力,是十二經脈維持正常生理功能的基礎。十二原穴多分布在腕踝附近。陰經原穴在五輸穴中與失穴同名,位置相同,實際上是壹個點,即“陰經輸出為原穴”,“陰經失合於原穴”。
十二經脈的五個穴位按井、行、運、經、合的規律排列:手太陰肺經:少商、大魚際、太陰、經曲、赤澤;手厥陰心包經:重沖、勞宮、大令、邊邊、曲澤;手少陰心經:少沖、少府、神門、靈島、少海;足太陰脾經:白胤、大都、太白、商丘、陰陵泉;足厥陰肝經:大敦、行間、太沖、中峰、曲泉;足少陰腎經:湧泉、顧然、太溪、復流、陰谷;手陽明大腸經:商鞅、二建、三建、陽西、曲池;手少陽三焦經:關沖、水門、中柱、支溝、天井;手太陽小腸經:少澤、錢轂、後溪、陽谷、小海;足陽明胃經;裏堆、內庭、漢沽、後溪、足三裏;足少陽膽經:足銀翹、夏溪、足齊林、陽府、陽陵泉;足太陽膀胱經:尹稚、銅骨、俞骨、昆侖、衛中。
《難經》中詳細論述了五輸穴。井穴用於控制心臟的飽脹,興穴用於瀉火和控制體熱,俞穴用於治療體重和疼痛。月經控制時,氣喘咳嗽與寒熱相合,要逆氣排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