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與科技是相輔相成的關系。它們既有聯系又有區別。
壹、人文
人文,是人類文化的簡稱,是人站在自身或者其他角度,用自己或別人提出的方法對世界中已知或未知存在的客觀事物或現象進行理性的思考而總結出來的符合世界發展規律的又能被大眾接受的屬於個人主觀的知識點。
人文由壹系列的哲學和道德觀點構成的,它強調人(包括個人的和集體的)的價值和行為; 人類關懷、 生命關懷是人文的核心問題; 其集中體現是:重視人、尊重人、關心人和愛護人。
二、科技
社會上習慣於把科學和技術連在壹起,統稱為科學技術簡稱科技。科學解決理論問題,技術解決實際問題。
科學主要是和未知的領域打交道,其進展,尤其是重大的突破,是難以預料的;技術是在相對成熟的領域內工作,可以做比較準確的規劃。
“科技“壹詞的希臘文詞根是“ Tech ” ,原意是指個人的技能或技藝。早期,指個人的手藝、 技巧。 後來隨著科學的不斷發展, 技術的涵蓋力大大增強。
技術泛指根據自然科學原理生產實踐經驗,為某壹實際目的而協同組成的各種工具、設備、技術和工藝體系, 但不包括與社會科學相應的技術內容, 即技術是發明, 是科學的實際運用。
三、科技與人文相輔相成、密不可分
“科學技術是第壹生產力”是鄧小平堅持和發展馬克思關於生產力的理論,於1988年提出的精辟論斷。這個精辟論斷揭示了科學技術在現代社會中的重要作用,為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中科學術發展指明了方向。
在事實中,在社會發展的進程中, “科技”與“人文”壹直以來是 互相滲透並且缺壹不可的。至於現代技術, 更是基於人類對美好、 便捷生活的向 往和高度發展的科學原理,
科學與人文都是承認與尊重客觀實際,提煉與抽取客觀實際的本質,探索與揭示客觀實際規律。
擴展資料:
1、與此之外, 脫離科技的人文, 也是不現實, 甚至也可能對人類造成危害。在科技如此發達的社會, 人文也必須適應科技的發展速度, 否則, 人文觀點不僅不能客觀公正地了解現實狀況, 也將對新科技帶來的新的問題束手無策,更不要說指引人類發展的方向。
2、不斷進步的科技,在可以 讓人類的生活變得更便捷、更高效、更舒適同時, 也可能對人類產生不可逆轉的傷害。此時, 我們就需要正確的人文觀點來幫助我們判斷, 什麽是好的, 什麽又是壞; 什麽是醜陋的, 有什麽是美的。
3、相較於科技的幾何級速度的發展, 人類道德水平的提高卻是線性的, 遠遠跟不上科技進步的步伐。這種現狀帶來的後果就是,當科技被人性中無知或者惡的壹面所利用時,科技就給我帶來了各種負面的、甚至是災難性的影響。
4、?因此, 當人類還沒有能力清楚地了解或者無法駕馭某項科技發明可能會招致的災難性惡果的時候, 我們只能通過正確的人文觀念, 即以 對人類和生命的尊重與關懷為出發點, 讓科技前進的步伐緩壹緩, 從而避免對人類造成無法挽回的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