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求本義當分析古字字形。如甲骨文、金文。因為甲骨文、金文距離造字的時代最近,為分析字形,辨認本義提供了可靠的根據。
小篆部分字形已經失去原貌,例如"行",據甲骨文,是象形字,象道路之形,本義是道路。而《說文》說:"行,人之步趨也。從彳,從亍。"《說文》的分析之所以出現錯誤,就在於依靠的是小篆字形,而小篆字形已經失去其造字之初的面貌。
探求本義不僅要分析字形,還要有古代文獻的材料加以證實。二者結合起來,求出的本義才是可靠的。
擴展資料:
甲骨文是鐫刻或寫在龜甲和獸骨上的文字。出土在河南安陽小屯壹帶,因為這裏曾是商代後期商王盤庚至帝辛的都城,史稱為“殷”。
商滅國,遂成為了廢墟,後人便以“殷墟”名之。因此,甲骨文也稱“殷墟文字”。其內容絕大多數是王室占蔔之辭,故又稱“蔔辭”,或“貞蔔文字”。這種文字基本上都是由契刻而成,又稱“契文”、或“殷契”等。
甲骨文距今已有三千余年,它不僅是研究我國文字源流的最早而有系統的資料,同時也是研究甲骨文書法重要的財富。從書法的角度審視,甲骨文已具備了書法的用筆、結字、章法壹***三個基本要素。
從甲骨上的文字看,它們已具備了中國書法的用筆、結字、章法三要素。其用筆線條嚴整瘦勁,曲直粗細均備,筆畫多方折,對後世篆刻的用筆用刀產生了影響。
從結構字體上看,文字不僅有變化,雖大小不壹,但比較均衡對稱,還顯示了穩定的格局。因此從章法上看,雖受骨片大小和形狀的影響,仍表現了鐫刻的技巧和書寫的藝術特色。“甲骨書法”現今已在壹些書法家和書法愛好者中流行,就證明了它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