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避免劇透,暫且不談遊戲的劇情。先從這個以春節為背景的遊戲說起,說說今天春節背後的文化變遷。
傳承與變革
雖然在我們看來,春節是壹個傳統的節日,但事實上,“春節”這個名字壹百年來只與大年初壹聯系在壹起。
春節的原型可以追溯到殷商早期。在殷商時期,每年春天開始時都有祭祀神靈和祖先的盛大活動,以祈求壹年風調雨順。西周時期,農業慶典是在原有的祭祀神靈和祖先的春季活動的基礎上進行的。在先秦時期,每年春天開始時都會舉行大規模的慶祝活動,以崇拜神靈和祖先,祈求新年幸福,趕走邪惡的靈魂和災難。這就是現在春節的雛形。
(春節的雛形從商朝就有了。)
到了漢代,隨著南北文化交流,年終祭祀文化在中國廣泛傳播。東漢《四人月令》中有年終祭祀的記載:“正月初壹為正日。向妻子鞠躬,_祭祖”;魏晉時期,如今春節必不可少的觀歲習俗首次登上歷史舞臺。在唐代,李世民用金箔制作賀卡,然後這種形式成為現代春節問候的原型...隨著歷史的發展,每個朝代的正月初壹的慶祝活動越來越隆重,現代春節的大部分慶祝活動也是在這個時期形成的。在溫迪的家裏,貼春聯、貼窗花、掛燈籠、慶祝除夕等習俗在悠久的歷史中都能找到。
(遊戲中豐富的春節元素)
但直到民國袁世凱政府,這種盛大的春季慶典都是“元旦”而不是“春節”。
辛亥革命爆發於1911。次年民國北洋政府成立,決定用公歷代替農歷記錄年份,並將原本在農歷正月初壹的“元旦”移至公歷1,並壹度計劃取消原本在農歷正月初壹的慶祝活動。民國三年(1914),中華民國內政部在給袁世凱的報告中提到“農歷大年初壹為春節,端午為夏節,中秋為秋節,冬季至日為冬節。”從此,我們今天所說的“春節”壹詞正式誕生。
(中華民國政府改公歷)
標簽
梳理歷史不難看出,我們今天所慶祝的春節的習俗和相關文化確實貫穿了整個中國的歷史,但“春節”這個名字的誕生和6月65438+10月1的元旦,卻只有壹百年的時間。但是,雖然“春節”這個名字的歷史並不悠久,我們現在守年夜飯,春節走親訪友,祭奠祖先,但它卻有著從文明的起點傳承下來的悠久歷史。
最後,讓我們回到遊戲的話題。作為壹款解密遊戲,《溫迪的家》以非常巧妙的方式講述了壹個溫馨的家庭故事,並在遊戲中融入了春節的傳統文化。這不是文化傳承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