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節氣是指幹歷中表示季節、物候、氣候變化和建立“十二月施工”的特定節日。“二十四節氣”本來就是北鬥鬥柄定的。
“二十四節氣”以“恒氣”的方法劃分,即每個節氣對應地球在黃道上每運行15所到達的某個位置;它把太陽壹年的運動軌跡分成24等份,每15為壹等份,每等份為壹個節氣,從立春開始,到嚴寒結束,周而復始。
擴展數據
起源
中國古代用土規測量日晷,將最長的日影定義為“至日”(也稱至日,即太極圖中四象的太陰、至日和冬至日),最短的日影為“至日”(也稱短至日和夏至日)。春秋兩季,有壹天晝夜長短相同,稱為“春分”和“秋分”,各族人很多。
商代只有四個節氣(四象,即四季),到了周朝發展到八(八卦),到了秦漢[3],二十四節氣完全確立。公元前104年,鄧萍撰寫的《太初歷》正式在歷中設定了二十四節氣,並明確了二十四節氣的天文位置。
二十四節氣的名稱最早出現在《淮南田字訓》中,《史記·太史公序》中也提到了陰陽(日月運行)、四時(四季)、八地(八卦)、十二度(時辰)和二十四節氣的概念。漢武帝時期,羅將節氣編入歷,規定沒有中氣的月份為閏月的上壹個月。
24個節氣中的每壹個節氣都對應著太陽在黃道上每運動15所到達的位置。二十四節氣分為12節氣和12節氣,壹壹對應。二十四節氣反映了太陽每年的視覺運動,所以它的西歷日期幾乎是固定的。上半年節氣在6日,下半年節氣在8日,節氣在23日,相差1 ~ 2天。
二十四節氣的命名反映了季節和氣候的變化。立春、春分、長夏、夏至日、立秋、秋分、立冬、冬至至日,又稱八地,是區分革命運動對地球影響的八個關鍵節點;雨、刺、清明、谷雨、小滿、芒種、小暑、大暑、初暑、白露、寒露、初霜、小雪、雪、小寒、嚴寒等十六項,反映了四季微妙的氣候變化。
百度百科-二十四節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