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四大根本戒律是:通戒與別戒;聲聞戒和菩薩戒;止持戒和作持戒;性戒和遮戒。
戒是壹切善法的根本,也是世間壹切道德行為的總歸。受戒猶如學生遵守校規,人民恪守法律壹般,不同的是,校規、法律是來自外在的約束,屬於他律;而佛教的戒律,是發自內心的自我要求,屬於自律。佛教的戒律分為:
通戒與別戒:七佛通戒偈:‘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凈其意,是諸佛教。’是通於僧俗二眾的禁戒。三聚凈戒也是通戒,凡發菩提心的僧俗二眾皆得受持。
別戒則為僧團七眾所各別制定的戒律,又可分為在家戒與出家戒,在家戒有:優婆塞、優婆夷所受持的五戒、八關齋戒、十善戒;出家戒有:沙彌、沙彌尼所受持的十戒,式叉摩那所受持的六法戒以及比丘二百五十戒、比丘尼三百四十八戒的具足戒等。
聲聞戒和菩薩戒:聲聞戒,指聲聞乘所受持的戒律,如《四分律》、《十誦律》等。菩薩戒,指大乘佛教所受持的三聚凈戒,即:斷壹切惡的攝律儀戒,積集壹切善的攝善法戒,攝受壹切眾生的饒益有情戒。
止持戒和作持戒:護持所受的戒體,停止惡業的造作,稱為止持戒;策勵修習善業的行為,就是作持戒。七佛通戒偈中的‘諸惡莫作’屬於止持戒,是消極的止惡,‘眾善奉行’則屬作持戒,是積極的行善。
性戒和遮戒:本質上是罪惡的行為,稱為性戒,例如殺生、偷盜、邪淫、妄語等行為,無論佛教是否制戒,國家是否訂法,本質上為天理所不容,是社會所公認的罪行,屬於性戒。
如果本質並非是罪惡的,只是容易產生譏嫌,或誘發其他本質上罪惡的行為,則稱為遮戒。例如飲酒本身不是罪惡,但是飲酒容易失去理智,轉而犯下殺、盜、淫、妄等惡行,屬於遮戒。從性、遮這兩種戒,可以看出佛陀制戒所考慮的層面是十分圓融的。
擴展資料:
戒的根本精神是不侵犯。不侵犯而尊重別人,便能自由。譬如五戒中的不殺生,就是對別人的生命不侵犯;不偷盜,就是對別人的財產不侵犯;不邪淫,就是對別人的名節不侵犯;不妄語,就是對別人的名譽不侵犯;不飲酒,就是對自己的理智不傷害,進而不去侵犯別人。
壹般人總以為受戒是增加束縛,其實,凡是身陷牢獄失去自由的人,探究其原因,都是觸犯了五戒。譬如:殺人、傷害、毀容,是犯了殺生戒;貪汙、侵占、竊盜、勒索、搶劫、綁票,是犯了偷盜戒;強奸、嫖妓、拐騙、重婚,是犯了邪淫戒;毀謗、背信、偽證、恐嚇,是犯了妄語戒;
販毒、吸毒、運毒、吸食煙酒等,是犯了飲酒戒。由於犯了五戒,於是身系囹圄,失去自由,所以受戒也是守法,能夠受持五戒、真實認識五戒的人,才能享有真正的自由。
因此,戒的真義是自由,而非束縛。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