侗族大歌歷史悠久,其形成已有近千年的歷史。早在宋代,它已經發展到壹個相對成熟的階段。宋代著名詩人陸遊在他的《老學宮筆記》中,記載了“淩淩”(侗族自稱客人)集體唱戲的情形:壹二百人為曹唱戲,手拉著手。明代匡廬在《尺牘》壹書中更為清晰地記錄了“侗族人善樂,吹,吹六管,長歌閉目,抖腳驟點頭”的情景。可見,侗族民歌在明代曾在侗族的部分地區流行。這是幾百年前侗族人民唱大曲的重要文獻。
雖然侗族大歌的形成已有近千年的歷史,但這壹獨特的中國民族音樂,就像壹朵鮮艷的花朵,壹串美麗的珍珠,隱藏在山川海洋中,散發著迷人的芳香,日夜閃耀。直到解放後全國土改,才被老壹輩音樂家肖家駒、郭可楨發現,並組織音樂家深入黎平縣城。
1959 10黎平縣侗族民間合唱團組織強大陣容來京演出,給人們帶來了多姿多彩、原汁原味的侗族大歌,在首都舞臺上傳唱,打破了侗族大歌長期以來的隔絕狀態,引起強烈反響。當時,中國唱片俱樂部也錄制侗族歌曲。那是侗族大歌走出大山,走向全國,走向世界的重要壹步。
解放以來,黎平縣35名侗族青年男女先後赴法國、意大利、新加坡等10多個國家和地區演唱《侗族大歌》。1986 10 10月3日,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政府首次組織11人出國參加法國巴黎秋季藝術節。他們在巴黎夏樂宮的演出非常受歡迎,只有37次謝幕。法國巴黎金秋藝術節執行主席約瑟芬·馬戈維茨(Josephine Margowitz)聽完侗族大歌後激動地說:“亞洲東部壹個只有壹百多萬人口的少數民族,能創造和保存如此古老、純凈、閃耀的民間合唱藝術,在世界上是罕見的”,很長壹段時間,世界音樂界都認為中國的和聲藝術不多。這場演出讓音樂界驚嘆不已,這是中國音樂史上的壹大發現,並由此扭轉了國際上認為中國沒有復調音樂的說法(復調音樂:壹種將幾種旋律同時演奏形成有機整體的音樂形式)。
1988年6月,貴州省榕江縣“金蟬歌隊”應邀參加中國兒童藝術團法國和平兒童節十周年暨南特通俗藝術節,獲壹等獎。1994春節聯歡晚會和2001春節聯歡晚會,黎平縣侗族大歌隊演唱的《蟬之歌》、《布谷鳥報春》等侗族民歌,使黎平縣這壹奇葩民間藝術名揚海內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