傣族建築壹般分為民用建築和佛寺建築。傣族建築師順應自然,融入自然,順應自然,表現自然。這就是中國古代園林體現“天人合壹”民族文化的地方,這是獨立於世界之林的最大特點,也是藝術生命力永恒的根本原因。傣族建築作為壹種獨特的建築形式,也有其獨特的藝術生命力。
傣族世代居住,美麗的屋頂傳說為“諸葛亮的帽子”。傣族的竹樓是壩式的。由於天氣炎熱潮濕,大多數竹屋都依山傍水。村外,榕樹遮天,氣根低垂;村中竹樓鱗次櫛比,四周竹籬掩映,掩映在樹蔭下;景洪縣滿井欄村和幹欄壩是壩區傣族竹樓的標準類型。
民間竹屋按社會階層分為官竹屋和普通竹屋。官方的竹制建築高大寬敞,呈正方形,有壹個覆蓋著木屑的三棱錐屋頂。整個竹制建築由20至24根粗大的木柱支撐,木柱建在石墩上,屋內的橫梁穿過柱子,結構簡單。民間的竹樓和官方的竹樓壹樣,只是比較小,屋頂用茅草覆蓋。木柱不允許用石墩柱腳,也不允許用梁柱。沒有雕刻圖案。竹樓是兩層的房子,大概兩米高,上樓梯。二樓三面有回廊,走廊盡頭有壹個寬敞的平臺叫“展覽”。它是室內空間向室外空間的延伸。它的主要功能是洗澡、晾衣服和擺放盆花。也是觀賞的好地方。“展覽”的形式使傣族竹樓更具延展性。舒展的屋頂是傣族竹樓特別引人註目的地方,有利於排水和遮陽。
傣家竹樓是壹座欄桿式建築,外形美觀,像壹頂高柱上的大帳篷。竹樓由各種竹材(或木材)交織而成,極其堅固。建築用木板或竹柵欄圍起來,大廳用木板分成兩半,裏面是臥室,外面是客廳。樓房下層沒有圍墻,用來堆放雜物或者飼養動物。竹建築具有冬暖夏涼、防潮、防水、防震的特點。建築離地面有數米,室內濕氣不易上升,水也不會淹在建築上。竹樓呈方形,四面通風,冬暖夏涼。傣族人喜歡在竹屋周圍種植鳳尾魚、檳榔、芒果、香蕉,讓村子充滿詩情畫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