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歷,中國傳統歷法,它是根據月相的變化周期,每壹次月相朔望變化為壹個月,參考太陽回歸年為壹年的長度,並加入二十四節氣與設置閏月以使平均歷年與回歸年相適應。
農歷是以陰歷為基礎,融合陽歷成分而成的壹種歷法,所以從嚴格意義上說,它是屬於陰陽合歷。
農歷又有夏歷、陰歷、舊歷、華歷、中歷等稱。因使用“夏正”,舊時多稱為夏歷,1970年以後“夏歷”改稱為“農歷”。農歷屬於陰陽合歷,其年份分為平年和閏年。
平年為十二個月;閏年為十三個月。月份分為大月和小月,大月三十天,小月二十九天,其平均歷月等於壹個朔望月。
從上古的幹支紀元到清朝末期啟用西歷(格裏歷),歷史多次修訂歷法,中國歷史上壹***產生超過102部歷法,這些歷法對中國文化與文明產生過重大影響。
比如幹支歷(攝提)、夏歷、商歷(殷歷)、周歷、西漢太初歷、三統歷和隋朝的皇極歷、唐朝大衍歷等,有的歷法雖然沒有正式使用過,但對養生、醫學、思想學術、天文、數學等有所作用。
古人觀察到了天象的運動規律,上古時代已采用幹支紀元,據明代史學家萬民英根據我國古文獻明文記載確定幹支為天皇氏時發明,在其著作《三命通會》中有詳細記載。
幹支的發明標誌著最原始的歷法出現,配合數字用來計算年歲。先秦時期,各地還有自己的歷法。秦與漢初時期使用秦歷,閏月放在九月之後,叫做“後九月”。
到了漢武帝太初元年,又把閏月安置在壹年中不包含中氣的月份來作為前壹個月的閏月。漢武帝開始中國歷法出現了大轉折,全國統壹歷法,歷法也成為了壹門較為獨立的科學技術。
漢武帝責成鄧平、唐都、落下閎等人議造《漢歷》,漢武帝元封七年歷成。是年五月改年號為太初(即為太初元年),並頒布實施這套《漢歷》,後人以此稱呼此歷為《太初歷》,之後劉歆作《三統歷》,這兩歷的重要特點是年歲合壹,壹年的整數天數是365天,不再是之前歷法的366天。
以“加差法”替代之前的“減差法”以調整時差,年歲周期起始相當固定,用數學計算就能確定閏月。
中華民國成立,采用西歷,紀年采用西歷或民國紀年並用,並欲廢除中國傳統歷。中華人民***和國在1949年成立時,繼續使用西歷,以公元紀年。
但保留中國傳統歷——夏歷的使用,並於公元2017年頒布了國家標準《農歷的編算和頒行》。1970年以後“夏歷”改稱為“農歷”。現行農歷由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臺負責計算,屬於官方歷書《中國天文年歷》的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