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歷壹年為12或13個月,每個月天數依照月亮圍繞地球運行周期而定,為29或30天,閏年為13個月,中國農歷年平年為353或354天,閏年為384或385天,平均每年約為365.2422天(即地球環繞太陽壹周的時間)。
農歷基本上以19年為壹周期,由於農歷壹年約為355日,與地球年相差約11日左右,所以每3年要置壹閏月,每19年要置7個閏月。有閏月的年份也叫閏年,具體閏哪個月,則要視節氣情況靈活而定。如公歷的2001年5月27日、1982年5月27日和1963年5月27日這個日子,都是閏四月初五。
閏月加到哪個月,以農歷歷法規則推斷,主要依照與農歷的二十四節氣相符合來確定。自冬至開始,逢單數為節氣,逢雙數為中氣,如輪到壹個月只有節氣沒有中氣,即為上壹個月的閏月。?農歷的閏月天數與正常月份天數壹樣,為29或30天。
擴展資料:
農歷的優點:
1.農歷是定歷,它具有天文年歷的特性,能很好地和各種天象對應,如它的節氣嚴格對應太陽高度,歷日較嚴格地對應月相,閏月的不發生頻率和發生頻率對應地球近日點和遠日點,其它天象如日出日沒,?晨昏蒙影,五星方位,日月食,潮汐等,就連歷月也大致對應太陽高度;
2.農歷歷月的天數只有29日和30日兩種,且由定朔日規定,人為因素最小,不易隨意改動;
3.歲首有較強的天文學意義,具有陰月陽年的天文學意義;
4.陰陽合歷,最體現漢民族天人合壹、陰陽和諧的傳統文化;
5.幹支紀年和十二生肖紀年循環使用;由於它包含節氣十分利於四季劃分,由於它包含月相,所以也十分反映潮汐,日月食等天象和月亮對氣候的影響。
農歷(中國傳統歷法)-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