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美德 - 劉易斯的二元經濟理論是什麽時候提出的?

劉易斯的二元經濟理論是什麽時候提出的?

二元經濟結構理論最早是由英國經濟學家劉易斯(W.A.Lewis,1915-1991)在1954年提出的。他在《無限勞動力供給條件下的經濟發展》壹文中闡述了“兩部門結構發展模式”的概念,揭示了發展中國家並存著兩種不同的經濟體系,即傳統的自給自足的農業經濟體系和城市現代工業體系,這兩種經濟體系構成了“二元經濟結構”。

基本介紹:

二元經濟結構理論是區域經濟學的基本理論之壹。劉易斯(A. Lewis,1954)較早揭示了發展中國家農村傳統農業與城市以制造業為主的現代部門並存。由於發展中國家農業存在邊際生產率為零的剩余勞動力,農業剩余勞動力的非農轉移可以促進二元經濟結構的逐步減少。此後,費景漢和拉尼斯(h .費&;G. Ranis,1964)修正了劉易斯模型中的假設,在考慮工農業均衡增長的基礎上,完善了農業剩余勞動力轉移的二元經濟發展思想。

背景信息:

這樣,劉易斯-費景漢-拉尼斯模型成為古典主義框架下分析二元經濟問題的經典模型。出於對劉-費-拉模型的反思,約根森(D. Jogenson,1967)試圖在新古典主義的框架內討論工業部門和農業部門的發展。哈裏斯特和托達羅(Harrist & amp;Todaro,1970)擴展了發展中國家產業間勞動力流動的理論。

原因:

由於傳統農業部門人口過多,耕地數量有限,生產技術簡單且難以有所突破,生產的產量達到壹定數量後幾乎無法增加,因此每增加壹個人增加的產量幾乎為零,即農業生產中的邊際生產率趨於零,有時甚至是負增長,這部分剩余勞動力被稱為“零價值勞動力人口”。正是由於大量“零價值勞動人口”的存在,發展中國家的經濟發展水平長期處於較低水平,造成了城鄉差距。在城市現代工業體系中,每個工業部門都有可再生的生產資料,生產規模的擴大和生產速度的提高可以超過人口的增長,即勞動的邊際生產率高於農業部門,工資水平略高於農業部門,因此可以從農業部門吸收農業剩余勞動力。只要工業部門付出的勞動力價格略高於農業部門的收入,農業剩余勞動力就會選擇到工業部門工作,這樣農村勞動力就廉價了,這樣工業部門就可以在擴大生產的過程中付出更少的勞動報酬,再投入更多的資本,這樣就可以吸收更多的農民進入工業部門,形成良性的運行過程,促進農業剩余勞動力的非農轉移,逐步減少二元經濟結構。這是發展中國家脫貧致富的必由之路。

  • 上一篇:鐵軌下面為什麽要鋪枕木?
  • 下一篇:聖誕英語課堂遊戲推薦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