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文明意味著人與自然的關系應該是和諧的而不是對抗的,和諧意識在中國有著深厚的傳統文化底蘊。追求和崇尚和諧是中國文化的精神之壹。在平時的課堂教學中,只要老師不斷滲透,就會起到“然而我感受到了神聖獨角獸的和諧心跳”的作用,知識很強的中學生也會受到感染,和諧感也會潛移默化地加強。比如在談到秦代的歷史時,通過史料的補充,指出早在秦代,人們就對人與自然的和諧共處有了進壹步的認識和重視。1975 65438+2月,考古人員在湖北省雲夢縣發掘了12座戰國至秦代古墓。湯布諾出土的土地法。11大意如下:從春季二月開始,禁止在山上砍伐樹木;不要擋住林間小路;夏天之前不要進山拾柴燒草燒炭;不準抓幼鳥,不準搗鳥蛋;不要毒死魚和龜;不允許使用網和陷阱來捕捉鳥類和動物。上述禁令要到7月份才會解除。可見,這不僅促進了經濟發展,保護了人類的生存環境,也對後代有所啟發。如今,促進經濟可持續發展的措施,如“封山育林、自然保護區、休漁期等。”,都源於此。李冰修建的都江堰大型水利工程,在沒有大壩引水和自流灌溉的情況下,實現了人與自然的和諧共處,並在川西沿用至今。經驗值得總結和學習。
在現代工業文明時期,隨著科技的進步和生產力的提高,人類對自然的利用和改造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創造了燦爛的物質文化。但與此同時,人類對自然的幹擾已經超過了自然的承受能力,造成了嚴重的生態環境問題。著名歷史學家湯因比曾指出,人類文明的衰落,尤其是滅絕的文明,與人與自然的不和諧有著直接或間接的關系,而人口膨脹、盲目開墾和過度砍伐所導致的資源的破壞性利用是主要原因。
生態文明是人類對工業文明的超越,代表了人類文明更高級的形態。只要挖掘教材內容,引導學生將教材中已有的史料與環境因素相結合,壹定會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二,開展研究性學習,強化學生的生態文明意識
人對自然的依賴也要由征服和掠奪的有序補償和保護,人與自然的和諧來代替。然而,大多數進入21世紀的人都厭倦了20世紀與自然和災難的鬥爭。如何處理人與自然的關系,如何調整自然生態環境的良性發展,如何彌補人類在過去歲月中犯下的錯誤,如何充分發揮自然對人類的積極作用,顯然是需要人類認真思考的極其嚴肅的問題。
《歷史課程標準解讀》特別強調“在歷史教學的內容中,要反映時代,抓住人類在現實世界中面臨的最重要的問題,通過歷史淵源展示自己的歷史和未來,正視人類和自然面臨的問題和危險。”德國哲學家叔本華說:“記錄在紙上的思想,就像有人在沙地上留下的腳印。我們也許能看到他走過的路,但如果我們想知道他在路上看到了什麽,我們必須用我們自己的眼睛”。指出了鼓勵學生獨立思考歷史、表達自己的觀點、培養學生創新意識和創新精神的重要性和必要性。2010結合重大實踐事件,引導學生完成兩個研究性學習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