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電子競技作為壹個新的領域,尤其是和傳統體育相比,在很多方面都在借鑒很多傳統體育,包括俱樂部制度。在lpl逐漸成長的過程中,很多人只關註隊員和成績,但他們不知道的是,大部分俱樂部都在虧損,甚至虧損很多,尤其是那些缺乏明星球員和球迷的俱樂部。取消保級賽可能會扼殺壹些球隊的主動權,但可以引入更有實力(經濟上)的俱樂部,讓lpl更好的運營。這不單純是賺錢的問題,而是走向正規化、商業化的壹步。不要排斥lpl更多的資本,這樣可以讓我們的隊伍更正規,選手的權益得到更多的保障,賽事的影響力更大更正規,營造更好的電競生態。
於是IM、DAN等經濟實力不足的球隊退出,而球員國度、嗶哩嗶哩等強隊進入lpl,同時取消保級賽,提高LPL席位的重要性,防止壹些強隊因為擔心球隊降級讓自己的投入付諸東流而縮水。
隨著保級的取消,采用主客場賽制,觀看其他傳統體育賽事的人自然對這種賽制很熟悉。這些改變當然有弊端,但我認為會帶來更多好的效果。
如果妳還在關註國外的lol賽區,比如北美賽區和歐洲賽區,妳可能會看到壹些俱樂部抱怨球隊虧損太嚴重入不敷出的新聞,而他們在這個新賽季做出了壹系列新的改變,許多傳統體育巨頭都投資了電競圈,這給他們的電競圈註入了不少活力。
壹個小小的制度變革牽涉很多。
在不久的將來,從事電競行業不會被老壹輩人看不起,會成為我們不錯的選擇。即使我們是電競行業中卑微的壹員,我們也能過得很好,我們的合法權益能得到很好的保護,選手的福利和退役後的安排都會變得很好。
畢竟蛋糕還是比較大的。
首先是因為降級的意義已經越來越小,主要體現在經過幾年的降級,lspl的隊伍和lpl的隊伍差距已經非常明顯,lspl的強隊都進入了lpl站穩腳跟,比如前lspl王者QG和IM後來都進入了lpl,QG在當年的lpl夏季賽上獲得了亞軍IM實現了傳說中的三級跳。無論是選拔二級聯賽的強隊,還是淘汰壹級聯賽的弱隊,電梯機制都被篩選的差不多了。這兩年我記得只有snake和vg,壹支德國杯球隊輸給了非lpl球隊,壹支保級球隊輸給了非lpl球隊。
其實之前玩升降級比賽的時候也不難發現。除了lspl的冠軍,其他球隊很難在晉級賽中打lpl的保級球隊。就算是當年爆的omg和DGL保級大戰,也不是什麽大問題。lspl的強隊慢慢崛起後,只是幾部電梯來回徘徊。。。
其次,還有壹點,今年的聯盟,壹個lpl席位可以說是很貴了。據我三姨家在top club前的鄰居王采說,(霧)top這個競標名額花了9000萬!雖然我不是圈內人,但如果看微博裏的壹些lol系列電競大V,這個數字就算誇張也不算虛榮。畢竟我們可以看到今年已經有三支隊伍離開了!IM被b戰,丹和那個FX收購了?就是圖標是鳥的團隊合作,NB直接走了,壹個座位這麽貴!妳說馬被降級了就降級了?如果有保級賽,最後壹個沒有資格直接GG打保級賽,那麽多錢就浪費了,新的大老板肯定會有顧慮,所以也是為了讓大老板們安心,大膽投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