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漁舟唱晚》
漁舟唱晚是傳統古箏獨奏。關於這首歌的起源,有兩種說法。多年來,人們壹直認為婁淑華是根據30年代的古歌《歸來》發展而來的。近年來有人提出此曲是鄰居金卓南根據傳統山東箏曲《雙皮》、《三環落日》、《流水激石》改編而成。
2.水蓮
“水芙蓉”是廣東潮州的壹種客家鄭松。有人解釋這首歌,說“音樂的第壹次表演是以紅蓮出水為象征,象征著優雅和溫柔。”歌曲以其悠揚優美的旋律和“重六音”的特殊魅力,純凈清澈,寄托了人們對荷花“出淤泥而不染,纏綿不妖”的高尚情操的贊美
3.《高山流水》
《山流水》是中國十大古曲之壹,也是浙江箏派的代表作。箏曲《山流水》雖已在全國各地流傳,但差異較大,而浙派的《山流水》被研究和演奏的最多。
4.林沖晚上跑步
林沖夜奔是由盧秀堂和王壹之於1962根據昆曲《寶劍夜奔的故事》的主題和曲調《新水令》的旋律發展而成。它表現了《水滸傳》中豹子頭林沖被政府迫害後在壹個雪夜逃到梁山的故事,音樂就像傳統琵琶曲目中的“武曲”。
5.侗族舞曲
侗族舞曲展現了侗寨的風情,表達了侗族兒女熱愛美好生活的快樂心情。整首歌* * *分為四段:壹是中速略快,侗寨之歌;二是稍快、粗獷而熱情的蘆笙舞;三、慢,月色董宅家琵琶多情;四、中速略快,贊董鄉。樂曲的旋律交替使用“升調”和“降調”,顯示了侗族音樂的特殊風格。第二段作者用了壹種特殊的重音手法,烘托出壹種粗獷熱烈的氣氛。
6.漢宮秋月
漢宮秋月也是中國十大古歌之壹。有兩種流行的表演形式。壹首是二胡曲,是劉天華先生在1929左右錄制的,二胡演奏。據考,漢宮月湖樂《秋月》(又名《三潭印月》)源於同名琵琶第壹段;另壹個是曲征。
7.“在水中玩耍的西部寒鴉”
西洋寒鴉戲水是客家曲征的壹部名作。“客家”是指南宋末年為躲避戰亂而遷居廣東潮州、梅縣的中原人,所以“客家曲征”又叫“中州古調”,流傳於潮州。
8.東海漁歌
《東海漁歌》是張炎在20世紀70年代創作的壹部作品。音樂表現了東海漁民快樂而緊張的勞動生活,以及他們對新生活的熱愛和向往。
9.《香山射鼓》
《象山射鼓》寫於1980,1983獲第六屆亞洲音樂論壇優秀音樂作品獎。這首歌是根據Xi安鼓樂中的同名音樂和古代琵琶宋嶽二高創作的。
10,臺風大戰
《抗擊臺風》寫於上世紀60年代中期,作者王昌源被上海碼頭工人頑強抗擊臺風的精神所打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