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從哪裏找到“熱搜”
李凡根
得益於科技革命,現代人可以利用各種便利條件查詢各種知識,了解熱點。然後,古人沒有搜索引擎。如果有類似的需求,我們該怎麽辦?是的,他們可以查閱書籍。
②中國古代的書籍壹般分為“經、史子集”四類。其中經是指儒家經典,史是指史書。子收藏了先秦諸子百家的著作和壹些宗教典籍,而《集》中又包含了文學作品。這種分類方法始於隋代。但是,隨著社會的發展,這種分類方式越來越不能滿足人們的需求,因為很多知識無法放入“歷史子集”的體系中。於是,準書逐漸出現。
(3)書籍類似於我們經常使用的各種參考書,但又各有特點。首先,從內容上看,課本書的藏書範圍很廣,囊括了自然和人類社會的各種知識,堪比當今的百科全書。其次,課本書只是把各種知識匯集在壹起,沒有添加任何註釋或註解。最後,從編輯方法的角度,將收集到的素材進行分類整理,方便用戶查詢。這三個特點是書籍最突出的特點。
那麽,哪壹本是第壹類書呢?研究者普遍認為,曹魏時期編纂的《黃蘭》是中國第壹部黃蘭書。《黃蘭》是由魏文帝曹丕召集劉紹、王祥等大臣編輯的。全書分為40多個部分,1000多冊,800多萬字。a曹丕亞是個好作家,熱愛文學創作。在創作過程中,他經常查詢壹些規律和故事。在治理國家時,他也希望學習先賢和賢明君王的事跡。於是,在公元220年,他召集了壹些著名的儒家學者,想編輯這樣壹本書。這本書花了三年時間編寫,是嚴格意義上的壹類書。
遺憾的是,如此珍貴的壹本書大部分已經丟失了。b明代,壹部史無前例的書《永樂大典》誕生了。《大英百科全書》在“百科全書”詞條中將永樂大典稱為“世界歷史上最大的百科全書”。註意,這裏沒有人。
⑥《永樂大典》成書於明永樂年間,明太祖命、姚等編纂。朱迪告訴他們:“至於天文、地理、陰陽、醫學占蔔、佛教和道教,自該書簽署以來,已有數百部經典和歷史書籍。人多我不膩!”這就意味著,所有文字形成以來的作品,妳都要把它們歸類成壹本書,不要太多。這本書從1403開始編,壹直到1408才編完。全書***卷22937,11095,約3.7億字,收錄圖書近8000種。它是全面反映中國傳統文化光輝成就的傑作,也成為中國文化的壹張名片。
⑦從各種古籍到今天的各種搜索引擎,只是形式變了,不變的是人類對各種舊聞新知的好奇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