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古代十分重視座次,因為座次是分別尊卑的重要標誌。《儀禮》《禮記》都有關於座次尊卑的規定。如《儀禮·士昏禮》中的夫妻對席禮,夫坐東面西,妻坐西面東,這壹座次就表示夫尊妻卑。?
在封建官場中,是以官階大小來分座次的,而座次的尊卑則是通過方向來表示的。如皇帝聚會群臣,最尊貴的皇帝座位是坐北向南的。
因此,古代常把稱帝叫作“南面”,而把稱臣叫作“北面”。大臣們壹般面向北而坐,按官位高低從東往西排列。這樣,官位高的居右,官位低的居左,這也是古代“右為上”的道理。?
我國古代貴族的房屋壹般都是堂室結構,它坐北朝南,前堂後室。在堂上舉行的禮節活動,以“南向為尊”;而在室內,則以“東向為尊”。
這是因為室壹般是長方形,東西長而南北窄,故室內最尊的座次是坐西面東,其次是坐北面南,再次是坐南面北,最後是坐東面西。由於大量的日常活動壹般皆在室內進行,因此,這種室內的禮節性位次尊卑影響也就更為廣泛。?
擴展資料古人除了重視座位禮儀,還有以下傳統日常禮儀:
1、行走之禮
古稱“趨禮”,地位低的人在地位高的人面前走過時,壹定要低頭彎腰,以小步快走的方式對尊者表示禮敬。傳統趨禮中還有“行不中道,立不中門”的原則,即走路不可走在路中間,應該靠邊行走,站立不可站在門中間。既表現對尊者的尊敬,又可以避讓行人。
2、飲酒之禮
古代飲酒禮儀最早見於《尚書》和《詩經》。我國古代飲酒有以下壹些禮節:主人和賓客壹起飲酒時,要相互跪拜。晚輩在長輩面前飲酒,叫侍飲,通常要先行跪拜禮,然後坐入次席。
長輩命晚輩飲酒,晚輩才可舉杯;長輩酒杯中的酒尚未飲完,晚輩也不能先飲盡。古代飲酒的禮儀約有四步:拜、祭、啐、卒爵。
就是先作出拜的動作,表示敬意,接著把酒倒出壹點在地上,祭謝大地生養之德;然後嘗嘗酒、味,並加以贊揚令主人高興;最後仰杯而盡。
在酒宴上,主人要向客人敬酒叫酬,客人要回敬主人叫酢,敬酒時還有說上幾句敬酒辭。客人之間相互也可敬酒叫旅酬。有時還要依次向人敬酒叫行酒。敬酒時,敬酒的人和被敬酒的人都要“避席”,起立。普通敬酒以三杯為度。
3、筵席之禮
所謂“筵”就是鋪在地上的蒲葦編織物,而“席”是放置在“筵”之上的萑草編織物或皮料。秦漢時期,人們在讀書、待客、飲宴等日常活動時,均席地而坐,其坐姿不是盤腿大坐。
而是跽,即雙膝著地,腳底朝上,上身挺直,姿勢像跪,但臀部是坐在腳跟上的,所以也稱跪坐。古人筵席席面壹般是4人,壹個方向壹個人。
設在“堂”上的筵席比較正式,座次壹般以南向為尊,故主賓座位在北,而主人、副賓、主方陪同座位則分別在東、南、西,西座為末座。而設在“室”內的宴飲活動,帶有因私性質,多以東向為尊,故主賓在西,而主人、副賓、主方陪同分別在北、南、東,東座為末座。
百度百科-座次
百度百科-古代禮儀
百度百科-古代文化常識
百度百科-中國禮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