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參觀過中國古代的建築,就會發現這些建築在連接處並沒有釘子,卻非常牢固,相比現代的建築固定結構使用釘子,我國古代的木匠更偏好於運用現在看來最環保最聰明的榫卯結構。壹部分現實原因是那時釘子的成本更高,釘子易生銹、松動,維修成本增加,而使用榫卯結構就沒有這些問題。榫卯為榫頭卯眼的簡稱,是壹種傳統木工中接合兩個或多個構件的方式。其中構件中的凸出部分稱為榫,凹入部分則稱為卯。
這種榫卯結構看上去?松散?,但如遇到外力的話,鋼筋、鐵釘發生歪扭是無法恢復的,但是榫卯結構如果發生移位,通過輕微震動,可以自動恢復原狀,依舊契合的很好。當然這種技藝也延續到了現在,我們在好多木質家具中還能看到這樣的工藝,但是釘子的出現讓這種技藝已變的死板。當然釘子也帶來了很大的方便,也算很符合當下追求效率的社會吧。
我國建築歷史上作為關鍵環節的榫卯技術,它的歷史也是頗為悠久的。早在河姆渡時期就已經有了榫卯制度的雛形,在現代考古發現,河姆渡遺址中出土的龐大的桿欄式建築遠比同時期黃河流域居民的半地穴式建築還要復雜,考古學家推測數量巨大的木材需要計算後分類加工,建築時需要有人在現場指揮。
這種建築技術說明河姆渡人已具有較高的智商。因為這種?桿欄式?建築的設計既可以防潮又能防止野獸的侵擾,是我國南方傳統木構建築的祖源。尤其是對榫卯技術的應用,可以把中國榫卯技術歷史推前2000多年,考古學家稱其為7000年前的奇跡。自從這種技術出現以來就壹直運用至今,由於榫卯結構的強有力的咬合力和韌性,是的建築可以抵抗很大的應力,而使有些建築今年,百年不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