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壹,古典經濟學不是壹個派別,而是壹個時期。總司是1776 -1870期間在《國富論》上發表的經濟學。正如熊彼特所說,人類社會的歷史進程是壹個不可分割的整體洪流,但研究者出於研究目的,任意劃分了各個時期,這個過程中肯定會摻雜壹些雜質(這就是著名的‘意識形態’),在斯密之前有很多大腕,如費拉拉、佩蒂、魁奈、坎蒂隆和德棘等,但《國富論》第壹次對經濟學作了詳細而完整的綜合,並獲得了巨大的影響。1870,眾所周知“邊緣主義”已經興起。馬克思將這壹時期的經濟學分為以斯密和李嘉圖為代表的“古典學派”和以馬爾薩斯·賽米勒為代表的“庸俗經濟學”。而凱恩斯則將從重商主義到馬歇爾·庇古和部分法國人的整個英國傳統稱為“古典學派”。“經典體系”更多的是壹套模糊甚至矛盾的定義,壹些互不關聯、不講究邏輯的不成熟模型。所以“經典體系”並沒有壹個確定的核心,只能說取得了壹批理論成果,其中有壹些是著名的,比如比較成本理論;有的是吸收轉化,如“看不見的手”、“分工理論”、薩伊定律;其他的都淹沒在歷史的塵埃裏,比如勞動價值論、資本結構與預付、工資基金、地租理論等等。古典經濟學的壹個顯著特點(或弱點)是生產和分配的價值理論是分離的,但它更關註生產的經濟增長。
第二,“新古典經濟學”這個術語略顯復雜。可以指壹個時期,壹般指大約1870年到壹戰前的經濟時期(有些學者會以大蕭條前為界),也就是所謂的“邊緣時期”。
1.“新古典經濟學”也可以指壹種理論體系——馬歇爾-維克塞爾體系。簡單來說就是需求曲線來源於個人效用最大化,供給曲線(包含實際成本)來源於廠商利潤最大化。從供求曲線得出局部市場的局部均衡,進而在完全競爭的假設下得出整體市場的壹般均衡,並研究其福利後果。這個體系的大部分內容都包含在現在的微觀經濟學教材中,並沒有“微觀新古典”。從古典時期到新古典時期,沒有專門的宏觀經濟學體系。宏觀和微觀的劃分是凱恩斯提出的。他提取了薩伊、穆勒和馬歇爾關於失業和波動的片段,做了壹個“古典宏觀”的稻草人,被後來的學者們提煉為模型(見高壹書)《通論》之前的宏觀代表有庇古、瑞典學派和奧地利學派。經典模型中包含了庇古的理論。瑞典學派主要關註物價水平,貢獻是“前後”和周期-時間序列分析;奧地利的宏觀觀念最接近現代,就是要從個體(最大化)的角度去解釋整體,也就是宏觀要有微觀基礎。
2.“新古典綜合”在當前經濟界只有歷史意義,只談它在六七十年代的鼎盛時期。代表人物是麻省理工的三駕馬車——薩繆爾森、莫迪利亞尼、索洛(當然也有很多邊緣人物如帕廷金、希克斯、托賓等。).新古典綜合就是上面提到的新古典理論體系+市場理論(壟斷、寡頭等。)+凱恩斯理論。